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交大新人文]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探索“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

2014-06-30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庆祝这一伟大胜利、总结和反思历史经验教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吕彤邻教授带领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出版项目,以及研讨交流、公众史学活动。


抗日战争史、对外关系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吕彤邻教授正是以抗战、外交这两条主线为基准,推进“美国视角下的中国抗战”、“日本在华间谍活动”、“苏联与抗日战争”、“中共外交的形成发展”等主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学界对抗日战争史、近现代外交史的了解和认识,并对提振民族精神、加强对外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


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推出国家重大课题“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系列讲座,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回顾和反思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讲座基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而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未来科研发展的战略方向。


由一代“中国通”的命运从国际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抗战史

二战时期,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后,一大批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中国通在中国长期工作生活。他们包括外交界的情报人员、军界的官员、新闻界的记者、学术界的亚洲问题专家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尽可能的为美国谋利益:对他们来讲,当时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能使中国成为一个更有效抗击日本的同盟国。二战结束之后,大多数中国通的命运不仅影响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也影响了中共二战后以及建国以来对美的政策。这一代中国通在美国各个领域被打入冷宫的过程,也是中美关系从反法西斯同盟走向冷战冲突的过程。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通过梳理、整合这段历史,是为了给今天发展中美两国大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提供历史参照。


结合日文资料另辟蹊径考察和还原中国抗战时期的历史图景

目前,抗战史学研究者比较善于采纳国内的资料和美国方面的解密档案,但较少充分使用相关日文资料。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方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内容丰富的档案文献。现在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已着手启动《日本外务省藏中国共产党资料》编纂翻译工作,这是日本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前组织汇编的,至今仍作为重要文物完好地保存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中。战后以来,该馆对这一史料逐级进行整理、解密并对外公开。截止目前,共计已公开的内容多达27卷(本体13卷,附卷14卷)。该资料对于目前学界围绕“早期中共情况、红军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西安事变、中日战争与敌后战场”等一系列问题所展开的资料发掘工作及学术研究来说,具备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个案法解读抗战期间苏联方面对华援助问题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赖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结成和协同作战,中国战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也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不仅要关注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主要交战方,还要涉及诸多国际因素。其中,苏联对中国抗战,特别是对中共抗战曾发挥了重要影响。除了苏联这样的大国之外,在当时同受日本侵略的朝鲜,活跃着的抗日力量也是中共对抗日本法西斯的盟友。著名的远东第88国际旅便是中国、苏联、朝鲜所结成的反法西斯同盟的一个重要成就。88旅对打败关东军、对中国抗战全局、乃至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都贡献卓著,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对日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领衔建立了关于远东第88旅的研究项目组,目前已收集了大量相关的俄文和中文档案,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将基于对档案的整理、编辑,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


着重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外交政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历程

目前,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集中于研究抗战时期中共对美外交政策的相关问题。中美两国是二战后世界安全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重要的盟友。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历经长征的战略转移而从江西北上进入陕北的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与国民党完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另一方面也开始重新审视其与美国的关系。对中美关系演进过程的考察研究,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多仍然是一种单线型的考量;许多研究往往更强调某一种因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在中美关系迈向新里程的当下,有必要对中共对美政策再做爬梳,以期从历史经验中得出有益于现实的教益。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将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人们对于抗战时期中共对美政策的理解。


截至目前,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已举办三场名家讲座,刘新成教授、吴景平教授、章百家研究员三位著名学者,先后以“互动: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中国近代国际地位的变迁”、“革命时代中共对美政策的演变”为题,在我校发表了精彩演讲。今年年内,“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系列讲座已确定的主题讲座还包括:“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研究”(杨奎松)、“中国思想何以进入西方的概念系统”(杨慧林)、“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及其后果”(牛军)、“反法西斯国际联盟的远东八十八旅”(沈志华)、“中共抗战中成长的宏观和微观观察”(黄道炫)等。    


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基于上述四个战略方向,正在全方位推进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工作和相关学术活动,资料整理和出版工作也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依托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的坚实平台,借着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契机,在未来向全世界展现当代中国学者对抗日战争史的最新诠释,向全社会贡献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史学研究成果。  





[作者]: 贾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