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对高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和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人文学院坚持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改革,于2021年11月17日下午,在人文楼110多功能厅成功举办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教务处副处长徐振礼教授,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康化教授,教育学院刘少雪教授,校通识教育专家孟和教授,校教学发展中心业务室主任梁竹梅老师,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副书记张昆鹏、陈丽璘,副院长蔡文菁、汪云霞,校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人文学院督导组组长关增建,哲学系主任陈嘉明,院督导张全之,院、校督导章毅,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主任王骏,校教发中心人文分中心主任刘元春担任评委。其中,关增建教授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本次比赛共有11位教师参加,分别来自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汉语国际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与人文艺术研究院。
本次活动由汪云霞副院长主持。她首先对到场的评委嘉宾表示欢迎,并对本次竞赛的筹备、比赛流程、评分方式逐一进行了介绍。
随后齐红书记致辞。她表示每年初冬时节都能通过教学竞赛感受到教师们对讲台的热情,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承载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回顾历届赛事,学院向学校、上海市输出了不少优秀的青教赛选手,今年更是在往届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为更多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机会,也期待今年选手们的优秀表现。
随后,参赛教师以抽签顺序依次上场进行20分钟的教学节段展示及5分钟教学反思,并与评委进行了交流互动。
上半场是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哲学系教师周理乾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引导课堂通过“读、听、说”来探究“哲学前沿问题”。汉教中心教师洪恬通过对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发射的理论分析,剖析儿童行为,并对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了“教育心理学”的解释。历史系教师刘训茜用轻松愉悦的叙述方式,生动地讲述了“中华文明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明清时期与蒙古的民族关系。哲学系教师赖长生创新沉浸式教学方式,带领课堂展开哲学思辨,深度进行“西方精神探源”。中文系教师龙其林从细节、语言、意象等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家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进行了深入剖析。哲学系教师Nicola通过全英文教学展示了剖析“Philosophy, technology, and society”(哲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关系的导入课程。
下半场是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汉教中心教师胡建军通过分析演讲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展示了“演讲与口才”的技巧和要点。人文艺术研究院教师王琦将文房四宝带入“中国画入门-花鸟”的课堂,现场演示了中国传统书画中“竹”的画法。汉教中心教师柏亚东同样以笔墨纸砚,生动展示了“中国概况”中的优秀书法文化。中文系教师安琪用图像文字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图像遗产与中国古代艺术”的关系。最后,艺教中心教师杜鹃通过聆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要素的视听教学方式,多元展现了“交响音乐鉴赏”中的联觉反应。
教学反思环节,参赛教师向专家陈述了教学设计理念,以及教学节段和课程设计中的疑惑及不足。交流互动中,评委在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演示、教学反思进行打分的同时,也为每位选手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两场比赛结束后,评审专家组现场展开研讨。评委们高度肯定了参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并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及教学深度和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竞赛活动,充分展现了人文学院教师坚实的专业基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为在场的观摩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完美契合了此次竞赛的理念“上好一堂课,上好一门课”的理念。希望通过一年一度的教学竞赛活动,所有教师都能有所启发,不断迭代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