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朱杨芳 人文学院 硕士毕业生
五月的交大校园风景秀美,与那些即将离开交大的同学们相比,我仍有幸能在交大继续深造。然回想起在交大的两年半时光,却远非感动、快乐、精彩等所能概括。
在摸索中选择爱我所学
学好哲学这门专业的初衷并不“高尚”,只是想让成绩单看得更体面些。但正是这种并不“高尚”的初衷让我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哲学;而哲学给予我的,也远非那些亘古不变的定律和原理,而是一种打开心胸、接纳大千世界的处世态度。正是源于对哲学的这种感怀,我选择了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并于2010年9月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获得保送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资格,还于2012年12月顺利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的博士申请入学资格。
如果说本科时的专业调剂让我机缘巧合地爱上哲学,那么硕士研究生阶段对专业的初步钻研则为我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科研视野。无论是课堂上的学术讨论,还是课下的学术钻研,都凝聚着无数白昼黑夜的浩瀚资料研读。期间的我也并非没有产生过动摇甚至放弃的念头,但埋头书本中获得的宁静感,以及讲台上教授们的侃侃而谈与儒雅风范,于我而言向来就是一种无言的人生引导。也许未来的路上还有更多的挫折与艰辛,但爱我所学将是我在科研路上永远的坚持和梦想。
在感恩中选择爱我所做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从记事起,生活于我而言就充满着贫困与艰辛,但幸运的是总有贵人及时出现并伸出援助之手。硕士研究生阶段由于家庭原因,我曾一度面临辍学的困境,是我的年级思政老师及时为我排忧解难,让我得以安心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也正是在与思政老师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交大辅导员这个岗位。我曾经接受过帮助,也想在辅导员这个一线岗位上将曾经给予我的那份关怀与呵护传递下去。因此怀着感恩之心,我积极申请并最终成功通过了人文学院辅导员的招聘面试,并由此开启了我人生中的一段新历程。
机缘巧合的是,在我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中,有一部分恰恰是与我一样的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学生,因此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历来是我工作的重心。除此之外,从学生基本信息的了解到学生思想情况的考察、从新生入校典礼的筹备到毕业典礼的举行、从工作技巧的掌握到工作总结的撰写等等,我尽力做到精益求精。说实话,交大的辅导员“双肩挑”的要求对于学生身份的我而言并不轻松。因此,“问”字引路、“学”字当头、“谢”字心头是我在工作中一直要求自己必须端正的态度。在年级思政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将近两年时间的锻炼,我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效率都得到了提高。也正是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我才真正体会到了 “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涵义与境界。因此,如果说最初是磨难让我学会了感恩,那么现在则是感恩让我选择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传递爱的正能量。
在坚守中选择爱我所想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光亮。于大的方面,我梦想成为一名学者;于小的方面,我梦想能够全面发展自己。因此,除了科研和辅导员工作,其他学生工作与社会活动也是我锻炼自己的重要途径。整个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先后担任班级党支部书记、研究生总会联络部副部长、人文学院学术实践部部长等职务,还利用暑假时间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进入企业实习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也让我在各种人生机遇与选择面前进一步明确己之所想、己之所长。
对于我而言,任何一种选择都需经历一番思量。固然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说法,但也有“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讲究。我们很难区分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多大程度上是准备性工作,又在多大程度上超出了这种准备性工作,因为这种准备工作无法用时间加以衡量。而一开始就无法坚持的人,很多时候是输给了意志力而非时间:既害怕这种坚守中的艰辛,又害怕坚守后的一无所成。我对于选择的犹豫只能是评估性犹豫,而非茫然性犹豫;边学习边积累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与态度,因为我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因为感动,所以难忘;因为快乐,所以珍惜;因为精彩,所以期待!我会好好把握在交大继续读博的难得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科研、完成工作,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作者]: 朱杨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