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陈莉,是中文系的一名老师,和在座的同学们一样,这个九月我非常荣耀的成为了新交大人。作为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在这里我想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我对大学生活的一点感悟。
我是01年参加的高考,当时还是考前填写志愿,阴差阳错的进了中文系。说实话这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从小呢我就非常害怕写作文,对中文系也是一无所知。但就是在类似这样的一个开学典礼上,当时北大中文系的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很严肃的告诉我们:中文系并不是培养作家的,我听了挺高兴;之后又有一位教授告诉我们:中文系还有一个语言学专业,毕业了可以去微软研究院。当然了,毕业后我的同学们谁也没有去那里工作。但当时的我已经喜不自胜了:对于一开始完全不了解中文系的我来说,是这两句话拯救了我刚入大学时的失意,直到今天我都很庆幸进了中文系。大学生活开阔天空,有充实的专业课、有丰富的校园活动,更有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有机会真正意义上接触人文学科,寻找兴趣,中学时期很多稚嫩的偏见和成见也逐渐扭转了过来,从此渐渐认同并爱上了自己的专业。是的,对学业的兴趣是我主动寻找来的,我们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各个学科,对自己的专业也要更加宽容、理解和自信。其实兴趣既有先天的成分,又有后天的成分。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先不要急着判断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才谈得上兴趣,不熟悉的兴趣不是真兴趣。对一个有学科有兴趣,首先必须了解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它的重要性、它的应用、它的学术美内在美。同样的,对一个学科没兴趣,也要在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做出判断,否则,在专业之间游荡、频繁更换院系但都是浅尝辄止,这样的人是很多的。
寻找方向,这其实是大学阶段和中学时代最大的不同。从高考的战场上下来,多年被捆绑的自由一下子被重新还给了我们,中学时躲在被子里看的书,现在可以坐在图书馆大摇大摆的看,中学时严重匮乏的睡眠,到大学时可以补到浑身水肿。可自由是有的代价,绝对的自由让人空虚和彷徨,没有人督促你,也就没有人为你的各种选择负责。这时候培养享受自由、掌控自由的能力就很重要了。你也许会觉得一整个周末的晚上我都可以无所事事,真是太自由了,但随即而来心灵的不适会很残酷的告诉你时间上的自由远不及心灵上的自由,它不能给你带来由衷的欢欣。无论是学业还是社会活动,认真的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树立简单可行的目标,每天为这些目标做点什么,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自由。不信试试看,让你纯粹的毫无意义的玩一段时间,心情绝对会郁闷。记得写博士论文最苦闷的时候,我就会刻意的娱乐,连篇累牍的看不过脑子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可当所有的娱乐都不能让自己有任何放松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该做正事了。所谓的正事,并不专指学业,而是那些积累到一定程度便能够给自己带来小小成就的事情,绝大多数人的兴趣,至少在开始阶段,都要靠这些小成功来培养。而且干正事带来的快乐是娱乐之乐无法企及的。
所以比起轻如鸿毛的日子,生命里的沉重更能印证人的存在感。大学时代的空虚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必太过自责,但还是希望大家别沉迷于毫无意义的闲散和倦怠,一句永远不过时的话,一寸光阴一寸金,流行的“颓废”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保持阳光灿烂的好心情,你整个人就会像个开放的口袋,在交大这所一流大学里充分的汲取营养,积累踏踏实实的自信。
最后,祝同学们尽早适应并享受大学生活,我真诚的祝福大家,这是你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