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青春·专栏

【我与人文学院】刘璇:欣喜相逢,未来可期

2020-07-08

简介:刘璇,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曾带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交流;曾在共青团中央实习;曾获国家奖学金。累计发表文章60余篇,撰写18万余字。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今夏淅淅沥沥的梅雨季,连朝不息。

2018年7月,在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上,我与人文学院初次相遇。我和人文学院的故事,也从那个夏日开始,愈渐葱郁葳蕤起来。对人文学院的最初印象,来自窗外炽热的风和小礼堂的冷气,来自杨咏曼楼的翠蔓长廊和老师们的文人风雅。

在人文学院,人才荟萃,群彦汪洋,有学术造诣高深的师长,有优秀可亲的同学,亦有先贤千秋不磨的绝代风华。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不断被给予披荆斩棘的勇气,常常生出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

在中文系学习时,更加感受到学院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从严肃文学到通俗文学,从鲁迅的怒其不争到沈从文的湘西原乡,从表情包的文学内涵到漫威哈利波特的思想深蕴,甚至从科幻片到《红楼梦》的跨界整合,都成为我们学术讨论的日常。尽管每次课程的发言主题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思考。思想的碰撞开凿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明暗、冷热与亲疏,将我们的私人感知汇入文学的江海,奔腾成情感的共鸣,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思接千载的想象,领略了其心游万仞的自由。

我想,文学就像是午后的一场豪雨,让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断体味别人生命的淋漓。

此外,学院的跨方向选课机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选课的过程中,学院鼓励跨方向选课,要求每个人至少选择一门与自己方向不同的课程。虽然这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学业压力,但为我们提供了跨专业的学科视野,拓展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储备。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学生,我跨选了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增进了对古典名著的了解,学习了古代文学的研究思路,充实了史料知识的积累,使我意识到应在本专业的研究中注重中国文化传统的挖掘,做到古今结合,自觉溯源现当代文学的文化特质。

学院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传递了一种时代的感召。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常常引导我们关注社会现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思辨与创新的能力。除了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的探讨,社会热点也是我们课堂交流的重要内容。在大家的深入思考下,康德、福柯等理论家的启蒙思想逐渐明确具体,洞穿历史抽象的迷雾,在当今时代熠熠生辉,成为阐释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的重要途径。

根据人文学科的特点,学院经常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上学期的“国学起跑线”活动,使我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也提高了自己对本专业的认知。活动中,授课的同学们分别选取了关于《创世神话》《淮南子》和哪吒的神话故事为小朋友们进行讲解,借助图文并茂、多媒体播放、情景演绎等多种形式,大家不仅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展现国学的魅力,而且将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在教学中传播、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这学期学院刚刚开展的“读书分享周”活动,从大家的专业出发,结合党性思维,重点围绕刘禾的《跨语际实践》、钱穆的《民族与文化》展开。在活动中,大家立足中西比较的跨文化视野,探讨了保持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特色的重要性。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熟悉了活动开展的流程,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分工,更强化了我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无论是物资采买、授课准备,还是文稿撰写、PPT制作、情景模拟等任务,大家都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积极解决出现的问题,整个过程都有条不紊。

总而言之,在人文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同行。在人文学院,流淌的是文学的神韵,是理性的哲思,更是亢阳鞺鞳的时代回声。

在研一下学期即将结束之际,回望我在人文学院的读书时光,虽然有过迷茫,有过忙碌的论文月,但更多的是成长的喜悦和温热。希望我们既有勇往的粗粝,也有回首的温柔,既有仲夏的风,也不辜负年轻的梦。

欣喜相逢,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