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青春·专栏

【我与人文学院】黄一彪: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07-08

简介:黄一彪,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
 



    很久没有写文章了,我经营的公众号已停更一年多,想动笔时却十分懒散,总觉得有些事写出来了,它的味道就变了。重新回忆过去,许多先后发生的事情被附上因果关系,可能是顺其自然,也可能是牵强附会。回忆过往的选择,我们会建构五花八门的解释,为自己圆融,搭上一条更符合常理与行为逻辑的线索。
    

自从进入历史专业后,许多不甚其烦、甚至在我看来无解或者无意义的问题在我耳边萦绕。其中,有三个问题时常被众人重复,本科期间“为什么学历史”、硕士期间“为什么从浙大换到交大来学历史”,以及长期“为什么在理工科学校学历史”。提问的人可能只是出于八卦好奇,原因并不重要。有时候感觉自己是被时代裹挟推着前进,自然而然作选择了。
    

在大一下做专业抉择时,我本想修法学专业,浅涉两门法学课程,但在专业报名系统即将关闭时,仿佛有个声音告诉我,你应该学历史。高中学习期间,自己还觉得历史课与教材极其乏味无聊,深夜无睡意时,眼前放本《全球通史》便很快入睡,效果远甚过褪黑素。专业的选择理由过于奇葩,但事实已发生。记得首次来闵行,我和同学从虹桥倒腾了n站铁路,在酷暑下,从地铁站徒步至人文学院。多趟地铁的折腾几乎让我打消离开杭州去其他学校的念头。而回到杭州后,“老气横秋”、“暮气沉沉”的老校区生活观感再次促发我想尝试新环境的冲动。而我又无去北方的打算,就这样子,最终选择了上海。两个都是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只不过交大更显著些。反正也已体验过学科被边缘的感觉,若再来次也无妨,当时心理是这么盘算的。 
    

我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会史,还中二般写过“自当为不著于史者发言,不载于籍者立论”。本科期间,平时看的书除部分文学小说外,便是地方信仰与宗族两块。来到交大,因接触到晚清商业账簿材料,我便转向了晚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但并未抛下过往的兴趣。研究过程中,越发觉得得打好经济史的基础,才能更好理解区域社会下人的行为活动以及相关文化现象。
   

 研究生的圈子会比本科窄很多,重心主要在学习与党支部工作两方面。说实话,这两方面远超过当初的设想,使我的日常状态愈加饱满。本科期间曾在校外实习,非核心岗位与工作终是荫蔽在大树底下乘凉的。历史学专业也无外如是,总不能奢望去把大树砍倒,自己去承受暴晒吧。
    

相比多数院系,交大人文学院的院楼显得既边缘又渺小。但出乎意料,人文学院给我的感觉不是自己处于边缘化的哀愁,而是方兴未艾。还记得第一次去交大图书馆四楼的特藏文库,有点惊讶典型理工科学校中竟藏了大量奢侈的文献。在带领我们成长的同时,院系也在茁长,最为明显的便是师资力量的增长。
    

学校图书馆资源很多,学院图书府很精致。这便是我们的实验室与工作室,也是我“第二个寝室”。经常趴在桌子上瞌睡,享受认真与安谧的环境。扎实的课程培养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学识。多位老师不厌其烦的殷切指导以及日常交流,正是我渴望的亦师亦友的状态。外出考察、咖啡吧的聊天及羽毛球馆的运动等,均是师生间的日常。得益于交大的学科背景,院系专业发展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我也有幸认识些外专业同学,日常聊天中了解到不少本专业外的知识,而这更使我保持谦虚心面对专业知识以及外部世界。说起外部世界,上海的学术环境十分优越,讲座及会议非常频繁。现在大家流行讲学术内卷化,多点视野和技术总好过炒冷饭的。
    

研一时我担任了党支部书记职,现还任着史学社社长职。从外校初来闵行时,挺担心生活圈固化。随着组织和参与活动,足迹从闵行跨越至浦东,从上海转向南京、绍兴,甚至鄂尔多斯。活动类型包括读书会、讲座、“国学起跑线”、外出实践与考察等等。其中,不少活动由自己牵线组织。社会实践与党建活动增加了课业学术压力,但责任与服务意识也不断增长。偶有几次抱怨工作,党建老师不嫌烦琐,提供诸多指点。学业论文中机械、冰冷的语言会让我怀疑历史学的魅力,而院系活动与师生关系让我又感受到学习与工作的暖意。
    

得空之时,我常重读本科期间阅览的史料,会不由自主讥笑见识太幼稚与学识太粗浅。一份族谱从大二磨磨叽叽地读、抄到现在。本科期间,因考证不出些史料,碍于解释,最终还是套个“建构”二字,阅读的习惯也仍以摘录自认为关键的史料为主。进入硕士生涯,我开始重新阅读族谱并抄录全文,以及着手建立多个几千人的族谱数据库,想办法转化谱中的各类信息。蒐罗大量史料,逐一比对与解读,再结合多次实地考察,大量我未曾了解的新知在旧谱中显现。期间长期伏案,颈背几度酸痛至难以入睡。主力转向商业账簿,进入新领域后,我开启连续几月不断抄录的工作,10份账簿字数已逾22万字。研究时段从宋元明、明清时段转到晚清,期间曾伴随着过不安与徘徊,但这些情绪早已化入最基础的抄录工作中。抄史料与写论文更容易让人心无旁骛。
   

 静下心来专注自己,而不是一个劲去看别人获得了什么,这是对自己的希冀。也希望我日后不断有内生性知识的积累与功力的增长。不管任何事情,意义与解释不仅存在,更有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或许“为什么”适合在专业学术中探讨,而“怎么做”可能更适合自我改变。当我们还沉浸于“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的时候,时间洪流已推着我们不由自主地往前走。看到豆瓣有句话,我十分喜欢,转述分享至此,以作结语:“感受到命运流转,我终于在某刻看到真实自己的震撼,顿悟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也来之不易后,一切都变得简单,让人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