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青春之声

[我与人文学院] 黄伊敏: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

2019-05-28



说起我和交大的缘分,始于2010年的世博会。通过世博会,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世界之大,我逛了大大小小近百个国家馆和城市案例馆,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文明,有这么新奇的理念和新兴科技。在暑假最后一次进入世博园区游览时,我萌生了和志愿者合影的想法。当时世博会的志愿者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小白菜”,许多上海高校的大学生都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行列,在近四十度的高温天气下,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令人敬佩。于是我在游览结束时,在园区出口向几位正准备换班的志愿者询问是否可以合影,他们欣然同意。问起他们来自哪所大学,他们略带腼腆但自豪地说:“我们是上海交大的学生!”帮忙合照的妈妈打趣道:“没准以后你也会去交大呢!”没想到五年后,我真的来到了交大。

我的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交流)。选择这个专业完全是我的兴趣使然,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填了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这三种基础类文科。我从高中开始就对人文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最喜欢从图书馆里搜寻有趣的书籍。高中班主任兼我的语文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他曾经用两周的时间讲述《古文观止》这本书的题目背后的文化内涵,让我深刻领会到人文历史具有的无穷的魅力。人文历史并不束之高阁,也未必曲高和寡,并不只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生动的画卷。经过这四年的学习,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

大一开学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朱兴和老师的《中国文学史(一)》,他和我们讲述了什么是“文”。“文”就是“纹”,是天地间万物的纹理,从山川河流,到人类行迹,都是自然或是生物留下的痕迹,而这每一道纹理都蕴藏着无限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探究和追寻。人类的活动、天地万物的更迭,不只是可以通过文字知晓和推演,还可以通过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生物科学等等角度去探索。我非常享受专业课的学习,所有课程都要求每天浏览新的书目,不断充实阅读储备,从而对抽象文学概念有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除了专业课的学习,通识课的学习让我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更多了解。我在大一暑假小学期修读的四门课《绘画基础》、《领导力学习与实践》、《走进神秘的番茄世界》、《花卉艺术》都非常有趣。在《绘画基础》课上我学会了水彩及油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并创作了许多作品;在《领导力学习与实践》课上,我第一次和大学同学一起去外地考察,走访杭州当地的疗养院;在《走进神秘的番茄世界》课上,我学会识别不同的番茄,并且学习撰写英文的生物科学类论文;在《花卉艺术》课上,我学会了制作干花画,并且完成了关于花卉的论文。还有许多其他的通识课,都各具特色,帮助我打开了思路,接触到平时专业学习时很少考虑的思维模式方法。

我在大学期间参加了许多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希望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认识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令我印象深刻的学生活动经历是担任校学联学生会学术中心的部长以及在南洋通讯社担任首席记者。在担任学术中心部长期间,我学会了如何策划筹办学生活动。学术中心主要负责学校的辩论赛、讲座、演讲比赛,我第一次全程参与的项目是“联合杯辩论赛”。这是一个时间跨度较长的比赛,为期两个月,我主要负责场地审批和物资购买。第一次参与到项目组的工作中,我每天都需要去逸夫楼确认场地是否能按时使用,并及时配备所需物资,因而被室友戏称“逸夫楼楼长”。后来我成为了部长,尝试学习协调部门内部事务,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顺利筹办了许多项目。

在南洋通讯社担任采编记者的两年里,我学会如何写出有温度、有态度的文字,将真情实感和第一手资讯传达给交大的同学、老师们以及社会人士。上海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是令我快速成长、获得采编经验的大型活动。在校庆筹备阶段,我就参与撰写了许多预热专题,比如交大自行车社在外滩、交大徐汇校区等地骑行的“光影交大”活动。而在校庆当天,我也奔赴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线,和其他两位记者组成行动小组,随机采访会场内外的校友,并将他们的故事快速编辑成图片海报,发布在官方微博。因为是全媒体实时转播,对于出稿的速度有极高的要求,我们小组以两小时为一个周期,在紧张的时限内写出了高质量的新闻稿。在我们采访的校友中,有在交大学习并留任执教直到退休的老校友;有自毕业后就失去联系,借着双甲子校庆重聚的校友;有相约在校庆那天相聚,从国外专程赶来的校友……无论岁月给予他们怎样的磨练,无论他们经历多少沧桑,当他们重回交大的校园,一切就好像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他们眼中的赤诚,让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我深受感染。在大二时,我成为了南洋通讯社的首席记者,拥有了自己的记者证,开始独立策划专题。通讯社的核心成员每周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将许多灵感变成落地的计划,再将计划变为现实。一个专题从策划到最后和大家见面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多则需要月余,实施过程中会发生诸多变数,充满挑战,但每当我看到大家对专题的积极反馈,都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的专业方向侧重于中外文化交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和世界各国的同学一起交流本国文明,消除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在大二的暑假,我前往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进行为期三周的短期交换。参加这个项目的同学来自二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大家在冷餐会和烧烤聚会等多次团体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畅所欲言。我发现许多欧美同学对中国的了解较为有限,而中国学生对外国较为充分的了解则令他们惊讶。通过这次项目,许多外国同学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来中国看看。埃克塞特大学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的母校,据说整个埃克塞特小城都是罗琳的灵感源泉,而埃克塞特大学的许多老建筑是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原型。不同于中国的城市,埃克塞特虽然是德文郡的郡治,但是市区内看不到高楼,主要街道的房子大多拥有超过五十年的历史,看上去更像是一座乡村小镇,每天下午六点过后,街上基本没有人走动。埃克塞特大教堂是市中心最高的建筑,登上教堂的塔楼,可以俯瞰整个埃克塞特市的街景。我在埃克塞特大学选修了《超越吟游诗人——莎士比亚新解》,为了配合这门课的学习,我们还在伦敦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观看了摇滚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剧场按照莎士比亚时代的草屋顶和木结构复原,站在庭院中看演员表演,仿佛回到了17世纪的英国。想要了解英国的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必须细细研读。在修读这门课期间,我还参加了表演课,当场改编《暴风雨》中的桥段,学习了如何读出台词的韵律,配合自制的道具,表演了精简版的戏剧片段。

在大三春季学期,我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换学习。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及南亚的中心地带,地处马六甲海峡,经济发达,许多跨国公司都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和亚太分部,因此新加坡是了解东南亚经济文化的绝佳窗口。为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东南亚及南亚的文化习俗,我选修了三门不同文化背景的课,分别是《新加坡华人生活的今昔对比》、《泰国绘画艺术》、《宝莱坞电影文化》。我还参加了东南亚文化研究系的田野调查,去泰国实地考察了11个庙宇里不同时期的壁画,许多庙宇并不对外开放,珍贵的壁画文物因为保护意识和文物保护技术的缺失而褪色剥落,令人惋惜。但泰国人对于文物保护的态度却秉持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他们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向前发展的,新的艺术形式自然会覆盖已经消失的绘画风格。通过这次田野考察,我发现许多事情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衡量不同文化语境中发生的事情,譬如泰国庙宇壁画的文物保护工作,就需要更多的跨文化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

在新加坡的这一个学期里,我一直住在淡马锡公寓里(TEMASEK HALL),这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6个hall之一,每个hall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hall强调学生自主管理,淡马锡公寓的特色在于体育活动,学生总能在各种校级乃至国家级体育比赛中拔得头筹。Hall里有许多社团活动,每一栋楼还有单独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宿舍安排及团建活动。每年hall都会有交换生入住,所以hall里有专门对接留学生的交流委员会,由当地学生负责策划活动,带领外国学生发现当地美食,去新加坡不同区域体验本土文化。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华裔、马来裔、印度裔以及其他族裔在这里和谐相处,课堂中不同族裔的同学不会有丝毫的隔膜,经常可以看到不同族裔的同学一起组队完成课题。

通过在新加坡的交换学习,我对亚洲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也为我之后转专业读研究生作了铺垫。我从高三开始就有从事学术研究的计划,因此在本科阶段我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过去四年的学习中,我学习的是纯文科的文本理论研究,因此我决定将未来几年的学习领域转向社会科学。在众多的社会科学中,传播学最符合我之前的学习和活动经历。我计划在获得研究型硕士学位之后,继续攻读博士。我希望能够借助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分析方法,投身于文化研究领域。我一直想要研究跨文化现象,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层是文物,即实物;第三层是制度、风格。文化研究通过对“文化”的定义进行解构,通过不断地创造、重置意义系统,用易于表达的形式、社会实践和制度来表达这些意义。我希望能够通过学术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从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人类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过去的四年里,交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我能够拓宽视野,走向国际舞台。感谢交大,感谢人文学院,感谢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感谢与你们相遇。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人生目标总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发生改变,但只要努力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总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