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声音·专栏

[学者笔谈]唐启翠:超越沉重现实的力量[图]

2013-06-04

■ 生于斯世的意义究竟何在?什么才是我们飞越现实世界的隐形翅膀呢?

■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世界可以荒诞,但人却是可以选择的,你必须为你的选择负责!

沉重肉身

当下,举国畅谈“中国梦”。我在思考学校/国家-梦想-个人,这三位一体的美梦成真的内在力量何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教授说,“中国梦”能否成真有赖两只翅膀——硬实力(物质)和软实力(精神)——有力、持续的均衡伸展和相互砥砺,而当务之急是软实力尤其是价值观的持受和重建!“交大梦”是“中国梦”的缩影,“交大梦”梦想成真的翅膀亦复如是!

是的,梦想!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和“敢于胜利”精神,让我们的世界不断改变和丰富多彩!赋予每一个尘世人以生命意义,超越挫折,永葆热情。然而,就像并非所有美梦都可成真一样,也并非所有的美梦都能使我们的世界臻于至善至美,三百年的“现代梦”就是现实教训!梦想应该成为我们前进和超越尘俗的动力源泉,而非镣铐和枷锁!只有真正有益于人与世界/自然终极关怀的梦想,才具有激发的力量。“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工具性梦想和评价机制,只会徒增尘世人的压力反弹和众声喧哗。譬如教育的精义,在祖师爷孔子那里,本在“人文化成”——使人和世界臻于真善美,尊德性导学问是教学相长的内在需求,圣贤之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向学问道的万有引力,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可是,今天,学生之优劣用分数衡量,无关乎大道和良知;教师的价值在于量化指标,无关乎真学问和真德性。量化简化了管理和评估,可量化的世界终究是死板、冰冷而毫无生气的,价值的体认转变为空洞的数字和复杂的表格,不能赋予人类和世界以意义和力量。

本应是力量源泉的发展和腾飞之梦,为何反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呢?为什么私下里,诸如“第二十二条军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之类的言论更深入人心?

上世纪初,我们引颈西望,以西方的“德”、“赛”二先生为武器打倒孔家店,来实现强国强种的“中国梦”;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新“中国梦”却必须反身向自身的文化传统里寻找“软实力”。

生于斯世的意义究竟何在?什么才是我们飞越现实世界的隐形翅膀呢?

此时此刻,或许,反身回望人类与生俱来的梦想和圣儒复礼及其实践,可以获得临镜自现的效果。

隐形翅膀

何处最令人向往?当是高高在上的天吧!要不为何一切令人向往的境界总是与天连在一起呢:富庶之地谓之天府,福乐之乡谓之天堂,轻盈之体谓之天仙。与此相对的是人间、地狱和凡夫俗子。“天上”总与自由、轻盈和福乐相连,而“人间”则总与枷锁、沉重和忧惧相关。

几乎所有族群起源神话叙事中,人之故乡都是天堂和乐园,人之始祖皆神裔仙班,人因偶然贪欲和脆弱,被逐出神圣天堂,历劫尘世受苦受难。从此,生活失去从容淡定,心灵不再轻盈,肉身自然沉重!因此,远离神圣母体的凡俗之身,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挣脱尘世之网,超凡入圣,重返故乡。于是祈望苍天获得“飞翔”之力,就成为人类最恒常的梦想、最核心的神话意象、最重要的科技动力。

中国的先圣贤达飞升的力量源泉和隐形翅膀是什么呢?两千年前孔圣人的回答是:怀仁成圣。肉身是人类与生具有的共通符号——人人皆有,属于个体亦属于社会,可谓所有问题的起点和终点,儒家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軆”(体)、“禮”(礼)、“ ”(仁)、“惪”(德)、聖(圣),在字的最初写法中,都与身体相关联。理想状态下,人人皆可成圣,所以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禹”,人顺乎天性,慕道修身,习礼乐学诗舞,端己正身,可以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但圣人之道,峻极于天,高深莫测,并非人人都可以达到。只有竭情尽慎、致敬诚若、日新其德,通过礼对体的规训和修炼,仁义礼智根于心形于身,达到“无体之礼”——忘却自身存在,从而超越有限与天地混融,身心一体、天人合一,方有机缘得以体味一二,因为唯有天下至诚至性至德之人才能超越形体局限,即凡成圣,出神入化抵达“中和”至境——天地和谐万物并行不悖的最佳状态。

“中”在天即为天命之性——永恒化生的大无私精神;在人,则为尚未受到外界力量左右的纯真无邪。理论上,每一个人都有“中”,但却不一定能彰显,根源即在一个人之“所是”和“能是”之间的间隔。因此,个体需要一种丝毫不亚于背负十字架的承担和勇气,努力修持,以弥合“间隔”,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而人正是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成“人”效“圣”的使命。“上下与天地同流”表明礼仪规训只是手段,真正的力量是生发于心灵深处的企慕神圣和复归圣域的意向,是生命的意义。由此,先秦经典《大学》的教育纲领“皆以修身为本”就容易理解了。

人和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只有对一切存在物的生命持有敬畏和尊重之心,才会真正体认到人的生命意义。而圣人法天之“中和”,更在于将宇宙化生、万物并行不悖和自然公义等转化为王道与人道的自觉企慕与追求。

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首先是一个自足的个体,身心和谐则康健,然后才能将自身积极用世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近则修身齐家,远则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所谓正能量。反之亦然,仁者爱人,圣者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仁圣无敌。在人类企慕的黄金乐园中,人与人、与世界是一个生命整体,彼此传递正能量构成生命的“无量之网”,无畏则无惧。因此,俗世间的人,无论是通过礼对体的规训,还是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献祭,都是源于生命的体认和对有限的超越,希望以“礼”重新打通连接“无量之网”的通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恒施与人。因此,《大学》八大纲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以我为中心,以“扩己”的方式,将一己之体,横向扩展至他人、族类、家国,纵向扩展至天地、鬼神,又以“虚己”的方式,容纳世界万物于吾身,建构起宇宙生命总体的和谐存在。有限的沉重的肉“体”,经由想象和修炼成为仁心圣德透现的场所,获得了自由。

古圣先贤殚精竭虑“复礼”,是因为他们跟真正的文化大传统尚未绝缘,“礼”的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秩序意义都还没有消失:没有“礼”的约束,社会必将陷于混乱;没有“义”的衡量,人类本能欲望就会无限膨胀。世人不可因噎废食,因为憎恶繁文缛节,而将礼之大义弃之若敝履。况且礼之仪轨可与时俱进,但其中大义则为天地永恒之法则。

因此,在礼崩乐坏、社会失序,人性沉沦的时代,礼乐之道的终极旨归在于革除陋习,升华个体“人”的生命意义,重建和谐公正的社会人伦和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修复天人和谐交融和能量交换的通道,充实和安顿人类心灵。这就是梦想赋予人类生命以力量、行为典范和意义,也是历代贤圣致力于克己复礼以归仁的隐形力量所在。

亚圣孟子穷则独善达则兼济,诗圣杜甫己身飘零,亦不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情怀,皆因怀揣梦想,知其不可而为之,执着而坚韧,只有这样,才有想象、坚持和改善。这大概就是勇敢者“敢于胜利”的精神吧。

面朝大海

每一个民族的过去,都是它前进的起点和根基。任何鄙视、忽视或抛弃文化传统的做法,都是短视。放眼看世界,让国人十分骄傲的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唯我中华文明延续不断,八千年的玉文化传统至今未衰,这的确是奇迹。但我们真的这么有文化自信吗?

百余年来,西风强劲,东风方炽。历史就像个爱开玩笑的长者,无论你怎么闹腾,他痛而不言,笑而不语。直到某一天,人们豁然顿悟:西学不能救中国,中国的根在中华大地。今天,“中国梦”即文化复兴成为国策,可是我们要复兴怎样的中华文化呢?两只翅膀之后的隐形翅膀又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每个中国人深思的问题。

也是上世纪中期,当人类学家露丝追问文化模式和生活意义,印第安首领拉蒙寂然凝神,人熊浑然一体的熊舞萨满和食用沙漠植物的欢笑族人涌现在他眼前。遥望远方,带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眷念,他悠悠地回答道:一开始,上帝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现在我们的杯子破碎了,没有了。跳熊舞和食用沙漠植物,曾经是拉蒙族人与祖灵沟通超越现实的力量源泉和生活范式,陶杯破碎之时,那些曾经赋予生活意义的仪式、准则和力量源泉也随之丧失殆尽,留下的只是一群无根的没有生命归属的人群。

异文化是我们的镜子,我们也是他们的镜子。放眼看世界,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每当思考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当下意义时,总不免想起拉蒙的眷念与失落,想起儒圣们“复礼归仁”的坚韧与艰难。但有梦,终归是好的。把住传统之根脉,体味天人谐和之境界,胸怀敬畏、爱怜、恻隐、羞耻之心,方可应时而化,收以长效。

世界可以荒诞,但人是可以选择的,你必须为你的选择负责!相信心中有梦的科研和教学,定会有生命和力量,“化负为正”。

是的,从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学者小传

唐启翠,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文学博士,致力于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三礼与神话研究。独立主持和合作完成省级以上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明清<实录>中的海南》、《此生如痕:丘濬传》、《礼制文明与神话编码:<礼记>的文化阐释》专著3部,《儒家神话》、《黎治与治黎:黎族政治文化研究》等合著3部,其中《礼制文明与神话编码》(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8)作为“神话历史丛书”之一获首届南粤出版奖图书奖,《黎治与治黎》(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作为黎族研究丛书四卷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获上海市2012年图书出版一等奖和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此生如痕》(海南出版社2008)作为海南历史文化大系之一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

2002年获兰州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海南大学副教授,主讲古代汉语、文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课程;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2010.11-2012.11),担任致远讲席教授助理、《文学人类学》课程教学助理,负责协调处理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日常及教研事务,积极参与交叉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培养学生对前沿问题的敏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4月将赴鲁汶大学艺术学院研修。


[作者]: 唐启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