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经典阅读缺乏,二是母语素质堪忧。
■ 一个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学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上成熟的、合格的人才,更不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多元化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整个社会都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批判与继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等关系的问题。
■ 我们要培养的人应是有世界眼光、能吸取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人,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既可以让学生具有理解、包容和尊重异质文化的宽阔胸怀,同时也为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提供全新的视角。
■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靠经典传承的,一个缺乏经典滋润的灵魂是干枯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而培养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大学有其特殊使命,正如甘阳2010年在清华的演讲所说:“21世纪的中国人是否能够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从大学的角度来追问,亦即要追问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大学能否达到这样的文化自觉,是否能成为中国文明的担纲者。因为任何一种文化复兴,必定有其担纲者,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文化复兴的担纲者非大学莫属。”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才培养国际化日程大趋势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因为一个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学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上成熟的、合格的人才,更不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何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1997年首次提出来的,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学生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多元化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整个社会都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批判与继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等关系的问题。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这一代从小受到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传播的多元文化的影响,从伴随着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迪斯尼、好莱坞大片等而来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到席卷中国的囊括影视、音乐、餐饮、服饰等的“韩流”,小到生活方式、娱乐爱好,大到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都对当今的大学生发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全球英语化的教育背景和学术国际环境下,而大学在追求国际化过程中,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目标下,更多地也是强调国际视野而忽视本国文明和本土立场。在这种生活和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既对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世界文化的了解也往往肤浅皮毛。如果这一代人对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缺乏了解,不但可能产生文化困惑和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更可能成为“无根”的一代导致自身存在的危机。如果他们将自己了解的西方文化的皮毛视为全部而趋之若鹜、盲目推崇,也可能会导致在对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片面追求中迷失自己。而一个缺乏文化自觉的人,如何具有文化自信,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人,又如何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面对受多元文化影响下成长的一代,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无论是担负着文化育人职责的大学,还是肩负着育人重任的大学教师,都是一个认真思考的问题。
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
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明确指出: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钱穆先生的整段序言抄录于此,是觉得这些话在当今社会仍意义重大。钱穆先生强调了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国民对自己民族的以往历史无所了解,对历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毫无了解,缺乏起码的尊重,那他不仅会成为一无文化之人,更可能会陷入民族虚无主义,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得以健康发展的。钱穆先生还指出,任何创新都是需要建立在了解历史、了解传统的基础上:“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唯藉过去乃可以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也就是说,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正确认识现在,创造未来。
同样,我们也可借用钱穆的话:在当代社会,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别国之历史文化,亦应略有所知,因为国际化的大环境决定了我们要培养的人应是有世界眼光、能吸取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人,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既可以让学生具有理解、包容和尊重异质文化的宽阔胸怀,同时也为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提供全新的视角。这应该是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文化自觉,而文化自信则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
如何增强文化自觉
然而现状又如何呢?我们作为教师又能做些什么呢?
从1995年原国家教委倡导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至今已有走过十八个年头,但是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让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抵住纯粹的职业取向、克服狭隘的专业意识、抛弃实用主义的工具意识,自觉地去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艺术,达到文化自觉的地步,并非易事。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很能说明问题,一是经典阅读缺乏,二是母语素质堪忧。
首先谈谈经典阅读问题。2012年2月,《青年报》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商学院等7所高校进行了一次“大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四大名著”全部通读过的只有22.7%,而29.0%的受访者表示,一本都没有完整地看过。不少大学生表示,读课外书只能是“副业”,考研、考证才是“正业”。虽然有63.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该朝着全知全能的方向发展,理应博览群书;20.8%的学生也认为“应当在精通专业基础上读经典书籍”。但是,同时又有69.7%的学生认为大学校园的读书氛围一般,自己读书的“功利性很强”;10.2%学生“只读有实用价值的书”。不少同学坦陈对课外书籍的选择,首先集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课外阅读只不过是把专业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因为他们承受着未来就业的压力,忙于为出国、考研和考各种执业资格做准备,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看比较严肃的书籍。何况,“找工作的时候人家也不会问你读没读过莎士比亚,读不读课外书对找工作好像没什么影响。”电子传媒的发达更让不少学生以网络阅读为主,热衷于快餐文化,无心去细细品读经典名著。《青年报》的这个调查结果让我在震惊之余陷入沉思。我相信,这些学校都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交大在2009年修订的培养计划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形式进入培养计划,每个学生必须修满25个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这个学分要求不可谓不高,而且学校为通识教育还制定了一整套包括课程申报、过程管理、结果考核、教材建设、网站建设、师资经费等在内的管理方法,希望从制度上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但是,如果以超功利性为目的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能逃脱功利化——不少学生仍带着完成通识学分的功利目的来选修通识课程,如果通识课程又不能让学生真正潜下心来读几本书、思考一些价值层面的问题,那么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是要大打折扣的。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靠经典传承的,一个缺乏经典滋润的灵魂是干枯的。泰戈尔把古代以来的各国文学称为我们人类为自己建立的世界,他认为人类用语言和思想、感情建立的文学世界,不仅可以扩大我们“人的世界”,还可以扩大我们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和世界产生无限可能的联系。确实如此,本民族的经典可以带领我们走进民族历史文化,去触摸它、亲近它并受到它的滋润;其他民族的经典则可以为我们打开不同的窗户,让我们领略不同的历史文化风景。或者可以说,经典阅读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我想,教师至少可以做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让学生了解“读什么、怎么读”,即帮助学生进行有选择地阅读,并指导学生真正进入经典。第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如今这个电子娱乐横行的消费时代,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商业时代,潜下心来,安安静静地读几本好书,享受阅读的快乐,进而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能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不是让他们无条件接受经典,而是通过阅读与古今中外先哲先贤进行对话,从而让自己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个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其次,是大学生的母语素质问题。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迈向现代化、中国大学以高涨热情提升国际化水平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却严重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汉语语文基础薄弱、书面表达能力不足。大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外语,考四六级、考托福GRE,但是中文写作文不通字不顺、表达不清、错字连篇的却大有人在。甚至有人宣称自己外语比中文好却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根据,而且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母语更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首要载体和有机部分,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不仅是他学好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走得更深更远的基础,更是他个人整体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试想,一个对自己的母语没有兴趣、母语运用能力低下的人,如何能对自己的民族国家有感情,又何来的文化自信?所以,提高学生母语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绝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实用主义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大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提高大学生对母语的审美意识,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文化情感。
在世界全球化发展已成必然的今天,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一个能适应未来挑战的优秀大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有独立的思考,才能有与世界上不同文化平等对话的勇气和底气,才能够真正具有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为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平发展做贡献。故而,让大学生达到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大学的文化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文化使命。
学者小传
丁晓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中文系副主任、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198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8年1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任教,1998年1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出版专著和教材近10部,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主持上海市语委教学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项,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1项。专业教育之外,致力于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曾先后开设通识教育课程10余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举办的“文治杯”大学生文学作品大奖赛、大学人文节、国际文化周、交大学子人文演讲团等,已成为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
热爱教学,对讲台有敬畏之心,获得各类奖项20多项,其中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奖。热爱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上遇到的问题,受到学生的爱戴。2012年在人文学院的学生大会上,获得首届“学生工作特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