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声音·专栏

[学者笔谈]张沁:合唱艺术之于校园[图]

2013-05-31

■ 在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合唱艺术几乎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是否发达的标准,也是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标准。

■ 追溯历史,合唱艺术的产生应与人类祖先的巫术仪式、祭祀活动相关,为呼应巫术及祭祀仪式上的舞蹈节奏而发的群体歌声,是最原始的合唱。

■ 合唱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无伴奏合唱由于没有伴奏乐器作为音高的依据,从演唱难度来讲要远高于有伴奏合唱,所以无伴奏合唱是合唱的最高形式。

■ 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

西方人很早就认为合唱是净化人类心灵最好的方式。当今世界,合唱艺术遍布各地,在美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合唱团活动,欧洲更多;日本的全民音乐教育使其拥有众多的合唱团且水准极高;非洲各民族本就长于歌舞,尽管政府支持力度不大,但民间矣颇为普及……。在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合唱艺术几乎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是否发达的标准,也是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标准。

在我国,虽然合唱也十分普及,但两级分化严重,一面我们有着具有世界顶级水准的合唱团,另一面,普通民众对合唱了解极为有限,我们参与合唱的人数不少,但质量不高,大多数人甚至不具备演唱合唱最基本的音乐素养。合唱在很多人的概念中仍然停留在粗放性、口号性的形态。我自2005开始带交大学生合唱团,迄今为止交大学生合唱团多次获得上海市乃至全国比赛金奖,期间亦曾带领合唱团赴欧美参加音乐节。可以说我们交大拥有一个不错的学生合唱团。去年我们学生合唱团在上海贺渌汀音乐厅开了一场合唱专场音乐会,其中前半场选了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间一些很著名的作品,观众大多是一些合唱爱好者,在得到的反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些作品我们都没听到过”。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对合唱的理解过于片面,仅部分了解我们中国这一百年的合唱,对合唱本身,对当今世界的合唱现状,所知甚少。近期我将合唱艺术做了个简单的梳理,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交大的学生了解合唱艺术起到些作用。

合唱艺术指一种由群体来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形式,群体声音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合唱艺术的基本要求。合唱以人声为乐器,这就决定了合唱独特的优越性:首先可参与面广,可普及性强;其次人声能更直接表达音乐的思想感情,更易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再者声乐作品与语言紧密结合,较器乐作品而言能更具体地表现作品的内容。

较独唱而言,合唱又具有着音域宽广(合唱的音域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等优势。

合唱作品涉及各种层面,古典、民俗、通俗、宗教、群众歌咏等等。在西方音乐史上,绝大部分著名作曲家都写过合唱作品。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

追溯历史,合唱艺术的产生应与人类祖先的巫术仪式、祭祀活动相关,为呼应巫术及祭祀仪式上的舞蹈节奏而发的群体歌声,是最原始的合唱。在古希腊、古罗马的戏剧中,已出现了群体的歌唱表演,但仅为单声部齐唱。近代合唱,源于西方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唱诗班,所以说,合唱艺术起源于西方,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基础。

在整个中世纪,政教合一的统治使教会具有极高地位,各种宗教仪式中圣咏合唱占据了颇为重要的位置,教士们为此创作了大量的圣咏,并对圣咏的创作不断进行研究。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圣咏合唱由最初的单声部,逐渐发展到多声部复调合唱,对位法由此诞生,也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声部的合唱。

大约在中世纪后期,世俗的因素已开始在一些宗教合唱作品中出现。随着十四世纪“新艺术”时期的到来,世俗合唱悄然崛起,一直到文艺复兴,世俗合唱得以蓬勃发展。

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以牧歌为代表的世俗合唱与以圣歌为代表的宗教合唱携手发展,复调性作品占据了主体,复调创作技法极为高超,英国文艺复兴早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托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1505-1585)所做的《经文歌》使用了40个声部,通常由40、80或120个歌手共同演出。西方合唱艺术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马肖、帕莱斯特里纳、拉素、蒙特威尔第、舒茨等是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

从十七世纪到十九时期,西方音乐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乐器制造的成熟,器乐迅速发展,并逐渐取代了声乐的主体地位,交响乐随之诞生。尽管如此,合唱艺术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是西方合唱的成熟期。除弥撒、经文歌等原有的宗教合唱体裁外,合唱还频繁出现于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歌剧以及协奏风格的宗教音乐甚至交响乐等之中。世俗合唱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合唱作品。在这一阶段,合唱中纵向和声的作用逐渐增加,人声的美丽与色彩得以充分发挥,合唱音响不断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宗教意识不断淡化,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强烈。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威尔第、德沃夏克、孟德尔松、柴可夫斯基、福莱等等几乎这个阶段所有的著名作曲家都写过合唱作品。

与二十世纪西方古典音乐一样,合唱艺术在二十世纪也进入了一个崭新而活跃的时代,除了传统的合唱表现形式外,它还与民间音乐及流行音乐相结合,出现了爵士合唱、原生态合唱、人声乐队等许多新的表演形式。

合唱在欧洲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合唱在中国,却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早有古代佛教寺院的集体诵经以及戏剧中偶尔的齐唱,少数民族地区偶然性的多声部组合音乐,这些都还只是合唱音乐的雏形。唐、明、清时期都曾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也将基督教唱诗带到了中国,但由于这些教士的活动当时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宗教合唱并没有在中国得到传播。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欧洲宗教的渗入,一些宗教合唱开始在中国出现,但真正中国合唱的萌芽则源于十九世纪末在中国新式学堂和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一种歌唱形式“学堂乐歌”。二十世纪初,随着学堂乐歌的出现,国内的一些留学音乐家回国并开始创作一些自己的合唱作品,比如沈心工、李叔同、赵元任,赵元任1927年创作的《海韵》是中国专业合唱的第一部作品。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一些合唱作品,其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黄自的《长恨歌》等。建国以来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合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合唱作品,如《祖国颂》、《祖国万岁》、《长征组歌》等等。七十年代以群众性合唱为主(齐唱为主)。这个时期还出现了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从“学堂乐歌”时期传递反帝反封建思想的早期合唱到三、四十年代战争时期鼓舞国人士气的“群众歌咏运动”,我国的合唱音乐主要与政治斗争和民族解放密切相关,号召性、进行曲式、具有战斗气息的合唱在当时占了绝大多数。直到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合唱道路始终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合唱音乐朝多元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合唱艺术得到大力发展。无论从合唱创作,还是合唱演唱水准,都开始与国际接轨。我们一些优秀的合唱队在国际比赛中屡获金奖。然而普通民众对合唱的了解依然太少,也过于片面,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使大家习惯了偏重于政治色彩的“中国特色合唱”,这些观念上的误区也使合唱艺术在中国的普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合唱的种类与评判标准

从演唱形式来看,合唱可以分为无伴奏合唱与有伴奏合唱。合唱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无伴奏合唱由于没有伴奏乐器作为音高的依据,从演唱难度来讲要远高于有伴奏合唱,所以无伴奏合唱是合唱的最高形式。

根据合唱队伍的组合,合唱可分为同声合唱,混声合唱。同声合唱包括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主要由女声(童声)与男声混合组成,也有由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在这样的混声合唱中女高音及女中音声部由男声用假声来演唱。

根据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只有一个声部的演唱称为齐唱。在专业领域,合唱特指多声部声乐作品,但在一般人的理解中,一个声部的演唱也称为合唱,是合唱的一种齐唱方式。

现在世界上有些合唱比赛还按照合唱的不同风格将合唱分为罗马格利高里旋律合唱、现代合唱、爵士合唱、福音及灵歌合唱、流行合唱、民歌合唱等等。

合唱由于其复杂的构成,所以评判标准也较为复杂,通常在听合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节奏、声音的和谐程度、声部间的均衡、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以及对作品的表现力等等,还包括合唱队员的精神面貌及歌唱状态,指挥的手势、姿态、准确性等。

目前世界上合唱比赛的评判标准基本根据音乐的准确度、音质、音乐表现力三方面来进行评分,其中音乐的准确度包括音高、节奏以及对作品的忠实度等;音质包括声音的统一、声音的质量、各种风格音质的把握、歌词的表达等。

合唱之于教育

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对于学校来说 ,合唱教育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普及广、意义大”的特点。学生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接触到美声的发声、乐理及音乐史,甚至不同的语言等等,体会到声音的魅力、和声的色彩、歌唱的快乐等等。除此,合唱还有其特殊的作用:

合唱能让普通学生直接演绎古典。古典音乐在大学早已不再陌生,几乎已成为提高素养不可缺少的课程。直接参与古典音乐的演绎,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则几乎不可能。参与合唱,使这种可能得以实现。欧洲合唱1700余年,可以说合唱作品贯穿音乐史,通过接触这些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可以让更多的普通学生直接接触古典音乐。虽然大多数作品有相当的难度,但作为团队艺术,只要其中有一部分有相当基础的队员在内,完成这样的演绎完全成为可能。

合唱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有什么东西比合唱更能表现社会的团结吗?”合唱艺术追求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演绎时强调声音共性、强调配合、强调服从。一首作品的完成需要集体共同反复的努力,每个队员必须与指挥保持高度一致。队员之间、声部之间、队员与伴奏之间等等都需要互相倾听、默契配合。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非常有好处,尤其在过于强调个性的今天,更显重要。

合唱有益于唤起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基督教对于圣咏合唱的重视,战歌对于战士的激励,中国合唱一直发挥的充当传递民众心声和宣传先进政治文化的作用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合唱的影响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合适的合唱作品可以起到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

在我国,合唱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小学、中学、大学定期会有不同范围的合唱比赛,在教育部每三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更是将合唱规定为每所大学必须参加的项目。这些举措客观上推动了合唱在校园内的发展。有些大学不仅有自己的校队,还有院队,甚至班队,他们每年举办自己的合唱节,辅以积极向上的主题,从排练到演出,许多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有些甚至达到很高的水准。在交大,我们拥有自己的交响乐队,《交响乐鉴赏》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们同样拥有一支优秀的合唱队,但合唱的传播做得还很不够,我们合唱团的队员们正在为此而努力,我期待着合唱艺术能在交大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学者小传

张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教中心讲师,上海交大通识核心课程《中西乐理及其应用》负责人,交大大学生钢琴选修、交响乐鉴赏、乐理课的教学及学生合唱团指挥,兼任上海交大老年大学钢琴课及乐理课的教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交响乐鉴赏》成员之一。2010年编写了该课程的教材《乐理基础及其应用》并由交大出版社出版,任主编上海市合唱协会理事,钢琴协会会员,分别于1988年及1993年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上海音乐学院合唱指挥艺术硕士在读。  作为合唱指挥,曾带领交大学生合唱团多次在上海市及全国合唱比赛中获奖,主要有:2007年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获合唱组一等奖;2007年底参加第一届上海市无伴奏合唱比赛获总决赛一等奖,当年度第一名;2008年底,参加全国第二界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赛区比赛获上海市合唱一等奖;2009年2月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比赛获全国二等奖; 2011年11月参加全国第三界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赛区获上海市合唱一等奖;2012年2月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比赛获全国一等奖。

除此之外,除在校内举办过合唱专场音乐会外,还分别于2007年在上海大剧院、2012年在上海市贺绿汀音乐厅带领交大学生合唱团举办过合唱专场音乐会,并多次带团赴欧洲及美国参加音乐节及交流演出,均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