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解放日报] “保卫”春节——独家对话民俗学家高有鹏

2015-02-26


年的符号里,蕴藏着人间的诚挚情感与愿望。(资料图)


年是什么?我们会过年吗?


解放周末:“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我们会过年吗?”十年前,您在《保卫春节宣言》里的这些追问,今天是否已有答案?


高有鹏:答案只在生活中。但是,年是什么?我们会过年吗?这样的问题,需要当下中国人不断地追问。


解放周末:春节快到了,这样的追问尤为触动国人的心绪、文化的心弦。


高有鹏:因为,年是我国传统中最重要、最神圣的时间单位。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标尺,更是中国人的一种信仰,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情感、智慧和伦理。


解放周末:作为一种信仰的年,具体指向什么?


高有鹏:《说文解字》里说,年者,稔也。五谷成熟了,老百姓庆贺丰收,并且作为一个节日被固定了,人们把它取名叫作年。


首先,年是对丰收的庆贺,这里面包含着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其次,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人们整顿自己的情绪,修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时,庆贺丰收就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活动了,更是精神的收获和胜利。因而,年这个信仰里,包含着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对自己情感的守护,以及对未来的祝福。


多年前,我在镇江金山寺看到一份材料,说除夕夜有位老人悄悄地走到金山寺,上第一炷香。祝福什么呢?祝天下安康。这是一种多么宽阔的关于年的情怀啊。


解放周末:与此同时,一代代中国人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过年方式,使得年具有了可以触及的幸福与魅力。


高有鹏:过年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民俗,充满着仪式感,比如祭祀、拜年、贴春联……文化,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仪式传承中,渐渐被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传统行为,进而成为中华民族珍爱自己历史的一种经验。


解放周末:这些仪式,本质上是对文化共识的致敬。


高有鹏:是的。在仪式的不断重复中,重复的不仅是动作,更是情感与文化。几千年来,人们通过民俗节日的仪式,体验着承载其间的一种至为柔韧的民族精神,延续着一种最为淳朴的民族信仰。


我老家在河南农村。少年时,家里穷,但再穷,大家也都要守护着年。除夕,母亲拿出一捆芝麻秆,点燃了,嘴里说着,孩子们,好好学习,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就像这芝麻秆一样,节节高!当母亲做这些动作、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心里觉得特别温暖和踏实。


年味淡化,是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够自信


解放周末:今天,人们常常感慨年味淡了。它的潜台词是否在表示,年这种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当下已黯然失色?


高有鹏:年在民族文化上的意义,不会因时间而黯然。


但另一方面,年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有时代特征的,确实在不断变化。比如说,爆竹声中一岁除,在火药还未发明的时候,人们是点燃竹子发出声响,来整理心绪、倾泻情感。火药和纸张发明以后,人们才开始使用火药制作的爆竹。因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年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达与审美。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觉得年味淡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俗文化所扎根的农耕文明不断式微,现代文明日益强大,在客观上导致了年味的淡化。但我认为,更深刻的原因,还是由于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够自信。


解放周末:年味里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态度?


高有鹏:是的。文化的实质在于信仰,信仰需要敬畏,需要坚守。我上小学时,正值“文革”,当时提倡的是吐故纳新,告别传统,过革命化的春节。有一年春节,我一觉醒来,父母亲怎么都不在家?原来是到田里去劳动了,田边还插着红旗,大家都过革命化的春节,哪里还有什么过年的年俗啊。


改革开放后,我们从自我的天地走出来,急迫地拥抱世界,疏离自己的文化。很快,各种洋节在中华大地上热闹起来,我们过圣诞节、过情人节……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只是文化的游戏,因为它与我们的信仰、与我们的文化无关。


解放周末:还有人喜欢把中国传统文化移至西方文化坐标里,比如为传统节日安上洋名,春节别称“中国的感恩节”,七夕又名“中国的情人节”……往深里说,就是一种文化的不自信。


高有鹏:全球化与信息化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潮流,汹涌而来,冲击着多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越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越是要自觉地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保存着我们民族的基因、不可替代的记忆,是我们民族的标志。


今天,我们走向了世界,我们认识了世界,我们接受了很多的洋节。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春节,懂得了春节对于我们的意义。


我们还缺乏对一根“年长”电线杆予以珍视的文化


解放周末:您在十年前提出“保卫春节”,“保卫”是否显得保守?


高有鹏:保卫是一种立场。绝不是保守,而是保护,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清醒、自觉、有力的保护。


解放周末:您是以“保卫春节”的名义,呼吁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


高有鹏:是的。我们要对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有一种清醒,有一种珍爱。这不但是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抵制,更是对我们内心不自信的抵抗。


解放周末:时隔十年,对此您是否依然坚持?


高有鹏:我依然坚持。为什么呢?好比一辆列车在急速行进,我们光是盯着火车头,看到那个往前照射的灯光,常常没有顾及列车头后的身影。如果我们能回头看到列车巨大的身影,看到它巨大的承载量,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列车的力量和前进的方向。


解放周末:这正如著名思想家赫尔岑所说:“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高有鹏:对!保卫春节,并不是要回到从前,而是着眼于未来的文化保护。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或者说不珍重自己文化的民族,又如何有前途呢?


一位历史学者曾这样说,今天“传统价值观已经难以干预我们的文化生活,甚至从我们的文化生活中退场了”。虽然我没有这么悲观,但觉得这是一个警醒。难道我们要等到经济足够强大的那天,才懂得回头寻找那些民族自身“最好的东西”吗?


解放周末:那些民族“最好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回头去寻找?


高有鹏:当前世界各民族都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很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比我们做得好。2005年,韩国抢先申请了“端午祭”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震动,同时也暴露了我们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尴尬。


解放周末:“为什么外国人会对我们的民俗节日感兴趣?而国人又为什么只有在这时才意识到珍贵呢?”当时一名网友的提问,引人深思。


高有鹏:有比较,才更有紧迫感。我看到过一份材料,说的是美国一个大学校园里,有一根水泥电线杆,旁边的牌子上写着这根电线杆是一九六几年的,提醒路人要爱惜它。这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电线杆,在我们眼里可能没什么特别的,可是它立在那里,被当成了这个校园里的一个景观,被人们珍视。这就是他们对历史、对文化的态度。而显然,我们还缺乏对一根“年长”电线杆予以珍视的文化。


解放周末: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保卫春节开始,珍视自己的文化。


高有鹏: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集约,我们对它的保卫,意义非凡。几年前,冯骥才先生撰写过《春节应放申遗首位》这样的文章,就建议将春节申遗,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


传统就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力量


解放周末: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是,春节需要的不是保卫,而是创新。


高有鹏:这并不矛盾。创新,本身就是保卫的一种方式。年从深邃的历史走来,成为鲜活的当下,这个过程中总是交织着传承与创新,不断丰富着年的文化意义和呈现方式。


解放周末:以往,年标志着民间生活的高峰。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原本寄寓在吃喝、穿新衣等载体上的过年幸福感,必然淡化了,年味因此出现了一大片空白。


高有鹏:中国年是中华民族的交响乐,不仅仅是狂欢,不仅仅是吃喝与穿戴。年的文化丰富而有趣,在团圆饭、祭祖、年画、鞭炮等物质符号里,寄托着人间诚挚的情感与愿望。但现在,这些传统的节日符号确实不那么流行了。


解放周末:当年失去这些重彩浓墨的符号时,正是人们在疏离对年的向往与依傍?


高有鹏:但我们还要回家过年啊。有人说,中国春运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干什么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家在哪里啊?千里迢迢,风雨无阻,可能在穷乡僻壤。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暖气,但有亲人在。所以,春运就是对家、对家乡的向往。


家是什么呢?家代表着我们自己的精神信仰。回到家乡,和爹娘吃顿团圆饭,多少人因此热泪盈眶,干了一年了,就等着这一天回到家。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传统不是哪一个时代,也不是哪一件事,传统就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力量,它让我们懂得自我,也让我们拥有光荣和自豪。一年一度,当我们从四面八方走上回家过年的路途时,就是我们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深刻认同。


解放周末:回家过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密码。


高有鹏:回家过年,它完成的是我们的精神洗礼和伦理更新,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传统就像我们的文化基因,今天我们所接受的新的文明则像转基因文化,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要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靠的还是民族自己的文化基因。


这根大葱和红绳,连接着传统和对未来的祝福


解放周末:一年又一年,带来鲜活的日子。今天的日子,又该怎样为年注入新的内涵?


高有鹏: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除夕夜12点刚过,我们收到的祝福信息总是特别密集。当农历新年第一缕阳光照到大地上的时候,大家相互表达祝福,我觉得这就是新的文明。


春晚也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新年俗。除夕守岁之际,无论对节目满意与否,春晚就是大多数家庭辞旧迎新的文化背景。


解放周末:有人说,今天如何让人们觉得看烟火、赏花灯,比挂着灯泡的圣诞树更有意思,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高有鹏:我觉得,比修复春节习俗更重要的,是修复我们幸福的能力。因为,幸福才是春节所代表的世俗生活的目标。


解放周末:您认为是什么钝化了今天人们的幸福能力?


高有鹏:太忙了。我们都匆匆忙忙,都跟着跑,往哪里跑?不知道。我们一直向往着远方,远方是什么?不知道。我们总是跟着别人跑,没有看到自己,也没有真正懂得自己。


但要知道,就像一部文学作品里所说的:我们并不是为了奔跑才长出了自己的双脚,而是为了丈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解放周末:年,恰恰是让我们放慢脚步,感受回家的意义。


高有鹏:年是我们幸福的驿站,让我们抖擞精神,从一个幸福走向一个新的幸福。今天,我们对传统有一种误读,有时会过度解读年的沉重。事实上,我们对传统的观望,就是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宽阔,让目光远大起来。归根结底,就是让我们学会幸福的能力。


年传承着文化,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生态。我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冰天雪地,父亲教我写毛笔字。写字的时候全神贯注,这是一种幸福啊。上小学后,快过年了,邻居们买来了红纸,我就拿着毛笔给大家写春联。一写就写上一天,连中饭都顾不得吃,却充满了幸福和光荣感。


解放周末:但是,对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传统已显隔膜,时尚却是向往。究竟该如何让传统与青春更好地相遇?


高有鹏:传统的生命力在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假如没有了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的理解、热爱和守护,就没有传统的未来。所以,让春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真正释放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吸引年轻人用心去体验与参与,这对今天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事实上,文化的传承与生机都离不开日常生活。说件有意思的小事,昨天我去菜市场,碰到一位上海老太太买了大葱,用红绳缠上。她说,她孙子这次考试考得很好,要过年了,就送孩子一个“大聪明”。我一听,暗暗喝彩,这就是上海人对传统的理解与传承呀。这根大葱和红绳,向上连接着我们民族的传统,向下连接着对未来的祝福,让孩子的手握住了民俗。


[作者]解放日报 黄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