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海德堡大学第一场比较与跨文化对谈“论兼爱”成功举办

2023-05-18

2023517日晚,由我校人文学院与海德堡大学孔子学院以及亚洲与跨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线上跨文化系列对谈第一场“论兼爱”成功举行。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武云与海德堡大学神学与伦理学教授Thorsten Moos在中西比较和伦理学的语境下对中国墨家传统与西方基督教传统中的兼爱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海德堡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Petra Thiel亚洲研究中心Epochal Lifeworlds”项目负责人Sara Landa共同主持,我校人文学院与海德堡大学以及世界多地的学者、学生近50人参与线上讨论。


两位对谈人首先分别进行了25分钟主题发言。武云副教授以两种传统“对兼爱(universal love)的不同证成”为题目,挑战了学界将墨家“兼爱”与西方宗教普遍爱等同起来、并均视为绝对无条件的爱的传统观点,一方面指出无条件性并不蕴含普遍性,两种传统都以“勿伤害他人”和“爱神”两条正义原则为条件,另一方面则试图论证,两种传统各自对兼爱赋予了本质上完全不同的取向:前者是人本论,而后者则是神本论。Moos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回应:他同意武云副教授关于无条件性的分析,但区分和澄清了宗教伦理学的历史维度、新教改革后的特殊性意识、普世主张问题以及具体的普遍爱观念问题四个不同的问题层次。他将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有其历史背景、并且意识到自身只是多种特殊宗教之一种的宗教如何处理普遍性?他认为宗教的普遍性主张具有风险。但由于普遍性是伦理学必不可少的概念,他主张一种不断超越特殊性的观念(transparticularisation)。


武云副教授对此进行回应之后,对话进入对谈人与听众的互动讨论环节。来自西班牙的第一本《墨子》全译本译者Manuel Herranz教授和海德堡大学汉学系Barbara Mittler教授的提问引发了关键概念之翻译必要性的热烈讨论。武云认为将兼爱译为inclusive care”可能更准确。Moos认为误解在同一文化中都难以避免,语言永远存在难以避免的误解问题,但即便如此翻译仍然是必要的。大家还就对机器人的爱、世界公民问题、爱的标准问题等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主持人预告了11月份的第二场两校关于生态正义的跨文化对谈,期待有更多的线上交流机会。




撰稿:李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