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正式出版

2022-07-23

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王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批准号14ZDB108)的最终成果——《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正式出版。



王平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The Journal of Chinese Characters(韩国核心期刊)副主编,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Character Studies主编,曾任美国爱荷华大学、德国波恩大学、韩国釜山大学客座教授与韩国汉字研究所合作研究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域外汉字传播与应用、汉字发展史、东亚汉字遗产及汉文辞书整理研究等。目前已完成国际、国内重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其中《域外汉字传播书系•韩国卷》(8种)、《中韩传统字书汇纂》(21卷)、《〈说文解字〉标点整理本》、《〈宋本玉篇〉标点整理本》、《日本明治时代汉文辞书汇刊•玉篇》(66卷)、《东亚千字文萃编》等,多次荣获国家优秀图书出版奖。



2014年11月,由王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批准立项。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作为该重大项目的实施单位,并聘请德国波恩大学、海德堡大学、法国社科院、韩国汉字研究所、韩国延世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十余所单位的专家兼职研究员。


该项目自立项以来,首席专家王平带领三十余位中外学者,多次奔赴韩国、日本等地,全面收集文献资料。5年来,在王平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出版大型资料集3种,大型工具书1种,理论专著4部,在中韩核心期刊《古汉语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中国文字研究》《励耘学刊》《东疆学刊》《汉字研究》(韩)《中国学》(韩)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围绕项目建设,团队还搭建了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网站,为海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


基于项目成果,王平教授提出了新的文字学学术思想,例如:首次提出汉字研究“三重证法”,即以本国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异域传世汉字文献相互印证,考证汉字发展史;首次提出“东亚《玉篇》学”概念,并通过学术成果推动东亚《玉篇》研究向全面纵深发展;首次依托数据库汉字学方法论和域外汉字研究理论,提出域外汉字遗产整理的范围、思路及方法等等。以上理论观点,对于构建近代汉字学研究理论体系,推动域外汉字发展史、传播史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30册)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的最终成果,共3卷30册——韵书卷、字典卷、词典卷,收录了自《东国正韵》(1447)至《字林补注》(1915)近500年间的32种善本汉文辞书,于2021年12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集成》不仅收录了32种善本汉文辞书,还在每种汉文辞书前加以“专书提要”,对该专书的作者、著述目的、版本流传、文本内容及体例加以考察介绍,并对该书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加以评述。此外,编撰者通过对32种善本汉文辞书的校勘与整理,编制出了9种韵书字表(总字量约101170)、17种字典字表(总字量约105252)、6种词典词表(总词条量约91652)。32种字表、词表为研究汉字传播、近代汉语以及中韩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数据支持,在中国乃至东亚都具有首示性和独创性,是《集成》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韵书卷》

皮华林 李建廷 罗度垣 编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韵书卷》共收入韩国汉文韵书9种:《东国正韵》(1447)、《四声通解》(1517)、《三韵通考》(待考)、《增补〈三韵通考〉》(1702—1722)、《三韵声汇》(1746)、《华东正音通释韵考》(1747)、《御定奎章全韵》(1796)、《玉汇韵考》(1811)、《音韵捷考》(1903)。


韩国汉文韵书主要指按韵类编排汉字,以注释、订正汉字字音为主,间或释义,并收录一些异体字字形的工具书,主要用于汉字正音与诗词创作。与中国古代常用直音法、反切法注音不同,韩国汉文韵书多用谚文或汉谚并记汉字读音,注音更加准确。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字典卷》

李凡 邢慎宝 金玲敬 编


《韩国汉文辞书集成·字典卷》共收入韩国汉文字典17种:《训蒙字会》(1527)、《韵会玉篇》(1536)、《新增类合》(1574)、《金石韵府》(17世纪中叶)、《三韵声汇补玉篇》(1746)、《六书经纬》(1777—1780)、《经史百家音训字谱》(1792)、《全韵玉篇》(18世纪末)、《第五游》(18世纪末)、《字类注释》(1856)、《奇字汇》(约1880前)、《校订〈全韵玉篇〉》(1898)、《〈说文解字〉翼征》(世纪末)、《字典释要》(1906)、《国汉文新玉篇》(1908)、《新字典》(1915)、《字林补注》(1915)。


韩国汉文字典主要指按部首编排汉字,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书。韩国汉文字典虽然常仿照中国古代字典的体例,但是仍旧保留了其语言特点的民族性,反映了编撰者对汉字形、音、义的取舍,蕴含了域外学者对汉字的理解。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词典卷》

冯璐 张述娟 刘元春 编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词典卷》共收入韩国汉文词典6种:《译语类解》(含《补》)(1775)、《方言类释》(1778)、《古今释林》(1789)、《蒙语类解》(含《补编》)(1790)、《才物谱》(1798)、《广才物谱》(约19世纪初)。


韩国汉文词典主要指按意义类属编排汉字词,以解释汉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为目的的工具书。韩国汉文词典收录了当时的常用词汇,其中包括大量的口语词、俗语词、多音词等,为近代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为方便汉语学习者,韩国汉文词典的编撰者还对汉语词汇进行了归类命名,开创了词典“类解”编撰体例。这既是韩文词典编撰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研究近代汉语词汇意义的演变以及汉语概念的缘起提供了宝贵资料。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是以韩国传世汉文辞书为研究范围,以专书为研究对象,以其编撰刊刻时间为线索,以其内容特征为分类标准,全面汇集善本文献资料,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原始文献性、综合研究性的大型资料汇编,涵盖了32种专书导读和32种字表、词表,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之空白,体现了东亚古辞书文献作为“他山之石”的“攻玉价值”,对推动域外汉字发展史、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人:祝诗琪

校对人:曾欣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