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质量提升建设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2-06-29


6月28日下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质量提升建设研讨会在线上顺利举行。人文学院副院长汪云霞,教学督导与教学发展分中心成员,中文系系务委员,古代文学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教师,共二十余人出席。会议由中文系党支部书记、本科教学负责人刘元春主持。



刘元春首先对一年多以来“课程质量提升建设方案”的酝酿、研讨等筹备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原计划举行的沪上高校一级的研讨会,将择机再行举办。囿于疫情,本学期遴选出两门基础课“中国文学史(1)”“西方文学史(1)”纳入首批试点。


系主任刘佳林基于学校优异学士学位论文(Top1%)评选的经历,从三大层面强调了专业课程质量提升建设的重要意义。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连续11年获评优异学士学位论文,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出中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但是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等方面,与学校强势专业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因此只有从大一学年开始,进行全链条和全过程的高质量培养,才能持续保持本科人才培养竞争力。



随后,雷欣翰副教授做“中国文学史(1)”课程建设汇报。他从总体上对该课程的重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诗经》为例展开了一学时的说课。针对作品阅读的强度和效度,他还特别设计了丰富的“自主学习”教学环节。



长聘教授韩振江做“西方文学史(1)”课程建设汇报。他从“全球文明史”“中西文明对比”“美育和艺术教育”等三个层面重构了该门课程,并以“卢梭:浪漫主义的先声”为教学节段展开说课。



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从理念重构、教材选用、体量制约、学生需求、课名更改、教学反馈等各个角度,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建议。主讲教师、系务委员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进一步探讨。


刘佳林特别提出需要重视学生的“学分导向”影响,并强调单门课程的改革,将关涉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局。他表示,面对一直存在于专业课程讲述和学生自学环节中的问题,本次研讨会达成的共识,已经昭示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最后,汪云霞副院长做会议总结。她向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甘于奉献的中文系教师表达了感谢,并且高度肯定了两位主讲教师付出的努力。上述两门课程的建设理念和改革思路,也可以进行互补和借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汲取2021年“拔尖人才计划”申报中所进行的有效探索。基于学校督导和学校教学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经验,她感谢中文系教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责任和辛劳,但她也意识到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学术含量,则呈现出一定的弱势局面,值得全体教师进一步思考。她建议将本专业优势的“四阶导师制”进行重新设计,如将任课教师与专业导师结合起来,把读书报告真正落到实处。借此机会,汪云霞传达了一年以来学校、学院对本科课程改革、本硕博贯通培养等领域的发展思路,她建议将专业课程提升建设方案与本硕博贯通培养改革结合起来,从顶层设计入手将会更富成效。从学校领导及王宁院长、齐红书记对中文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指示来看,中文系全体教师仍需铸牢信心、上下齐心,才能不断培养出有学术造诣、在各领域中均能做出贡献的优异人才。

图文: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