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批准号:14ZDB082)日前顺利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结项证书,等级为良好。该项目结项成果由70多万字组成,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同时,英美一些著名的出版机构也对之颇感兴趣,表示希望该书尽快翻译出版英文版。
2015年1月,该项目开题报告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主持人为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参加开题的专家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不仅在中国是一个新的课题,即使在整个国际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界,也是一个全新的前沿理论课题,这方面迄今未见到一部探讨这一前沿课题的学术理论专著。尽管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关于世界文学问题的讨论再度兴起而成为一个人们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实际上,世界文学这个话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是一个不断被不同时代的学者和理论家重提并且“建构”、“重构”的老话题。西方学者在讨论世界文学时,一般总是从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构想汲取灵感,将世界文学界定为文学的生产、流通和翻译的过程。虽然他们也承认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世界文学的提及对这一理论概念的成型起过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很少有人沿着这条线索去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这也正是本课题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作为一个重大项目立项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经过历时六年的努力工作,课题组在完成本课题最终成果——专著《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的同时,还在国内CSSCI来源期刊或集刊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少数论文以英文的形式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向国际学界展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研究世界文学的实绩。
虽然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者也关注世界文学现象,但他们往往仅局限于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观作出的贡献,且全然忽视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全然忽视了苏联和东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的贡献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作出的独特贡献。而本课题首席专家作为近十多年来率先将世界文学这一课题引入中国并一直专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的中国学者,不仅及时地跟进西方学者对世界文学的研究,同时也对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研究者对这一理论课题的研究予以密切的关注,并且通过仔细的比较研究和分析,向国际学界和广大读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概貌,并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出发在国际学界的世界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此外,本课题首席专家也提请人们注意,长期被压抑在边缘地位的后殖民作家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启迪,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对殖民主义话语进行了解构,并“逆写”了世界文学史,因此本课题也将他们的尝试包括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研究范围。作为本课题的结项成果,本课题达到了首席专家的两个目的:从西方学界引进世界文学这个课题,然后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和阐释,并通过各位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对世界文学的版图进行重新绘制,最终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叙事。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本课题的学术价值是重大的,最终的结项成果作为中文语境下第一部全面梳理和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研究的专著,具有填补国内和国际学界空白的学术价值。所有的参加撰写者都自觉地从阅读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作原文入手,从其中发掘提炼出具有理论意义的观点,最后建构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叙事。本课题的部分章节用英文撰写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学界的瞩目,被一些欧美同行认为“即使在英语世界也是第一部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的专著。一些英美的权威出版社希望首席专家尽快将其翻译或改写成英文在国际权威出版社出版。
可以预见,本课题最终的结项成果作为专著出版后,将对专业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一定的奠基和导引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学研究生阶段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等一级学科的教学参考书,因而其应用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再者,作为中文语境下的第一部全面梳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观及其发展演变史的学术著作,本成果也可以由首席专家组织课题组成员用英文改写成英语专著在国际权威出版社出版。
本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均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或访问教授,其中子课题负责人王杰(时任人文学院教授)和尚必武(外语学院教授)分别于本课题立项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也开始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刘康(时任人文艺术研究院讲席教授)和尚必武分别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明明(外语学院教授)获得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因此就这一点而言,本课题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