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祁志祥教授赴中国传媒大学作美学史讲座

2021-10-02

2021年9月30日下午,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祁志祥应邀来到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给全校的文艺学、艺术学、影视学博士生作了一场题为《从<美的历程>到<中国美学全史>——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历程》的学术讲座。报告厅济济一堂,约70多位青年学子和部分教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该校资深教授、著名学者张晶拉开序幕。他在开场白中高度评价了祁志祥教授在中国美学史研究及上海美育大讲堂运作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指出作为该校“美学前沿研究”品牌课程的演讲嘉宾,自1999年开设以来,祁志祥教授是第一位专程受邀的京外学者。


中国传媒大学是培养顶级新闻人的摇篮。从这里走出过许多光鲜亮丽、叱咤风云的主持人。其文艺美学学科在张晶教授的带领下异军突起,享誉全国。讲座伊始,祁教授回顾了与中国传媒大学的交集,对能够在这样的名校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表示感谢。进入主题后,祁教授简要梳理了以李泽厚《美的历程》、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为代表的中国美学史著作的特点,甄别了它们的得失,然后提纲挈领地分享了自己撰写《中国美学全史》的基本路径和主要观点。演讲要点涉及:1、何为“美学”“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2、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历史分期?3、如何认识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历史分期?祁教授指出:“美学”是“美之哲学”。“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是对“美”的基本看法,由“味”“文”“道”“心”“适性”五大范畴的构成。中国古代美学史就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古代各家哲学和各门艺术理论中的运行史。中国古代美学“有美无学”,关于“美”的思想散见于哲学理论和文艺理论中,所以古代美学史的叙述多线并进,呈现出多声部的“复调”景观。“五四”以后,“有美有学”的“美学”学科从西方传译进来,在中国落地生根,美学史的叙述多线合并为一线,开始了向现代美学学科转换的独立行程。中国现代美学以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阶段,其价值追求与乐感对象大不相同。中国当代美学以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八、九十年代的实践美学一统天下、新世纪以来美的解构与重构为特征,呈现为三个发展阶段。在解构阶段,现代美学的“有美有学”一变而为后现代主义的“有学无美”,给研究者提出了新的问题。


演讲人以汪洋恣肆的学术气度、删繁就简的抽象能力、举重若轻的演讲技巧,幽默机智的表述风格,带着知识与听众进行层层递进的思想对话,为在座听众奉上了“有学问的思想”大餐。讲座一气呵成持续了2个多小时,除两个因故中途离场外,全场听众自始至终凝神谛听,与演讲者进行着目光交流与会心颔首。进入提问环节,学生们提出了“如何看待人生的苦乐守恒规律”、“佛教美学的思路构架是怎样的”等问题,祁教授随物应机,雍容悠游、妙趣横生地作了有针对性的回答。



演讲在艺术学科负责人杨杰教授的评议中圆满结束。部分同学意犹未尽,向祁教授提问题请教,加微信以备日后联系,并与祁教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