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继在上海图书馆成功首展后,“再见,延安!英国学者林迈可亲历的中国抗战(1937-1945)”图片展在交大校园再次开展。本次校园展活动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图书馆、人文学院联合主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承办。交大常务副校长林忠钦,展览总策划、交大讲席特聘教授吕彤邻,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图书馆馆长陈进,宣传部副部长朱敏,文明办负责人沈丽丹,校团委副书记武超,人文学院历史系吕彤邻研究团队成员,学校师生等共同参加了校园展开展仪式并观展。开展仪式由胡昊主持。
林忠钦在开展仪式上讲话,充分肯定了图片展在上海图书馆首展期间所取得的良好社会影响。林忠钦指出,首展期间的12月13日,正值国家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图片展一方面呼应了国家公祭日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凸显了交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凸显了交大学科建设尤其是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林忠钦鼓励并要求交大学子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心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他还强调明确共识、加强合作、助推学科发展,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充分借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的合作创建模式,进一步思考并探索学校文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最后,林忠钦要求学校有关部门汇聚力量、统筹协调、加强“史教结合”,加大力度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逐步探索并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化、多样化和常态化工作。
陈进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提到,通过深入学习,了解到林迈可对中国抗日战争以及中国无线电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称赞林迈可是“又一位白求恩”。
人文学院历史系吕彤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及中国抗战史研究,她在发言中感谢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再见,延安!英国学者林迈可亲历的中国抗战(1937-1945)”图片展能够在交大校园内再次展出,她希望交大师生能够认真观展,用心记录,让图片来述说那些过去的故事。
最后,交大学联副主席焦俊韬代表学联,向全体交大学生发出倡议:热爱祖国,铭记历史,肩负使命,勤勉奋斗,明礼诚信,严于律己,团结友善,奋发图强,用点滴的行动付诸爱国之情。
林迈可是与白求恩大夫同船来到中国、同时期在延安支持中国人民抗战的国际友人,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早在燕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的时候,他就常常利用周末时间,以旅游为名亲自驾车到北京郊区,向八路军秘密运送急需的药品、手术器材、技术书籍等重要物资。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林迈可一家辗转抵达晋察冀边区和延安,奋不顾身地与中国军民一起投入了抗日战争。林迈可在晋察冀边区被聘为无线电技术指导顾问,利用废旧电子零件成功地改装成无线电收发报机。在他的建议下,延安设立了发射台和定向天线,向世界传送消息,他同时还亲自参与了英文新闻稿的编辑工作。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林迈可从1938年起就一直携带一架德国制造的蔡司伊康照相机,他所拍摄的照片向我们传递了大量当时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工作、生活、战斗的情景。这些照片不仅仅是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拍摄的,也是一个历史参与者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这些照片中既有他与中共领导人的合影,也有与中国同事们的工作照,还有当时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照,这些照片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能够更加全面地呈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真相。这位富有正义感的英国人把自己的青春、才华、智慧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一儿一女都出生在抗日根据地,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后才带着一家人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还多次访问中国。这些珍贵的历史都在图片中有所展现。
本次图片展览时间为:2014年12月30日—2015年1月15日。
[作者]: 齐井刚
[摄影]: 梅秋武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沪交ICP备20101064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人文学院
截止今日 09:37 网站浏览量统计:153866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