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青春之声

[我与人文学院]王奕夏:情理人生——我与上海交大中文系

2015-04-16

作者简介:王奕夏,上海交通大学2007级中文系本科生,2011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担任班长、学生会副主席、校团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学指委辅导员等职务,创立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学术讲座品牌“大师讲坛”,邀请十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客交大。曾获得201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最高荣誉“校长奖”、上海交通大学伍舜德精神文明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更曾代表交大获得 2013年度华语国际演讲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最高奖“风采之星”、第六届全国高校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银奖、2012年度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一等奖等荣誉。2013年9月作为优秀老生代表于交大新生开学典礼发言,激励全体交大新生“迈着追求卓越的脚步,在大学里获得受益一生的财富。”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创造、创新”校友联谊会副秘书长,同校友联合创立上海胜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主营文化演出活动策划及相关投融资业务。同时,获得首届“创业张家港”青年精英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被评为张家港保税区(江苏省直属单位)创业型人才,全资设立苏州百孚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营智慧物流服务与校园营销,并任执行董事。



当我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是要回顾一个将近8年前的故事,嗯,从18岁到25岁,这个美好的地方包容了我的整个青春。


上海交通大学,一个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却在06年成立了传统又之传统的中国文学系。八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理工科的逻辑培养与人文学科的人本精神相结合,确是影响我一生的成长因素。


情理人生,是我献给母系的四个字,这里在我的青春烙下的全部印迹,于我漫长的生命史中无可取代、无与伦比。


“情”字来源于这里独特的人性化培养,基于人本关怀的中文系氛围,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全心全意培养学生的师长之情。如果你想成为学术大师,这里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乃至海内外的优秀学者,不分课堂内外地给予指导。犹记得,我的研究生导师丁晓萍老师在寒冷平安夜的深夜12点,仍不辞辛劳地为我修改论文。而这并不是特例,每一个交大中文系的老师都将“育人”作为一种职责,我的一位本科同学,现在就读于台湾清华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她经历过英语四六级不通过的窘迫,但系里每一位老师都伸出援手,帮助她,课余时间和她交流学习方法,希望她平衡好学术研究和英语学习的关系,成为国际化的学术人才。现在的她已经俨然是一位学术达人,也志向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术大师。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政治英才,中文系培养的人文情怀,是足以让她的学子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而非肤浅贪婪的政客。我的研究生就读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而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围绕着政治、文学、人性三位一体的关系展开,她让我对政治有了深刻的领悟,更对正义和坚守有了自己的判断。


交大,恐怕是唯一一所中文系学生必须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逻辑学的高校。入学时,百般吐槽,甚至翘课,不过能让文科生具有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判断力的,放眼全国,别无二家,“理”字恰得其所。直到今天,面对最复杂的商业形势,合理预判,有效评估,都是交大中文系带给我的能力。另一方面,交大中文系本科的方向是中外文化交流,这个定位让我们具有比其他高校中文系学生更强的英语能力和国际视野。我们的课程安排里,有中外文化交流史、英语报刊阅读、英语写作等课程。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上突出的英语交流能力,使我们交大中文系的学生拥有一般理科生都没有的优秀综合素质。


所以,我也不同意很多人说的中文系不好就业,且不论交大中文系给了我们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单说中文系本身,我认为她几乎是世界上最好就业的专业。扎实的文字功底,健全的人格建设,加上综合能力的培养,让中文系的学生有能力在各行各业成为佼佼者。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我研究生导师的导师温儒敏教授曾这样评价中文系:“中文系魅力何在?在传统深厚,在思想活跃,在学风纯正,更在于其办学理念:不搞急功近利的职业培训,而是力图让学生学会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厚实的基础,使整体素质包括人格精神都有健全的发展。”通过中文系七年的熏陶,我更懂得人生,洞察人性。能在利益为先的喧嚣中,活出一份自在,拥有一份坚守,保有一份批判,是我受益一生的事。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北大中文系83级校友侯军,身为高德导航的创始人,被阿里巴巴收购后,他个人的资产早就过亿。也许是中文系出身的共同点,我们之间的交流常常围绕这个展开。他在毕业后从事过刑警、金融、旅游等职业,都取得了不错成绩,谈到中文系对他的影响上,他说:“中文系健全的人格培养,文字、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能力的综合提升,是影响我以后从事任何事业的成功要素。”今天的我,同样在从事与商业有关的事业,这份体悟和共鸣尤为深刻,不贪不躁讲求诚信,善于沟通长于表达,洞悉人性情商卓越,是我身上拥有的一些特质,也完全是交大中文系惠泽与我的。


最后,引用我们交大中文系夏中义教授的观点,也从个人切身体悟而言,一个人的18岁到22岁,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四年如何度过,将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性格、价值观和走向。而交大中文系的老师,将知识学的课程讲出了人文关怀的温度,让文学不再仅仅是汲取“知识”,而是汲取“养料”,精神成长的养料。所以,在交大中文系度过四年,其实收获的是整个人生的精神价值。著名教育思想家、英国爱尔兰天主教教会大学校长纽曼说:“大学就是让每个学子的品性达到博雅的高度。”“博”不仅只是知识结构的完整,不仅是思维视野的开阔,“博”更是指一个人面对世界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有一种通透的、超越的、透彻的感悟。这样的人,面对人生面对宇宙,很多事情都能融会贯通,所以当他遇到人生的逆境时,并不会惊慌,而会选择直面人生,直面世界,这是一个高雅的生命情态。风来了,你就来吧,雨来了,你就来吧,我知道如何抵挡,这样的人才是精神上健康的人。博雅就是由于内在的知识文化存储而生发人格、心灵的全面开阔,使得面对世界拥有一份真正沉积下来的气度。所以,纽曼说:“比起这样的教育,一切能够让学生学到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功课都不是教育,而应称为教学。”幸运的是,中文系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让我们拥有了走好一生道路的能力和积淀。


情理人生,献给我们深爱的交大中文系,希望她越来越美丽多姿,越来越深厚博大,让更多的学子,在这里成为更好的人。


[作者]王奕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