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青春·专栏

[我与人文学院]陈九:梦想与情怀——我与交大人文学院

2015-04-20

作者简介:陈九,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先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团学工作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学指委思政研究室副主任,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办公室。



与交大人文学院结缘,如同一场梦。


一个怀揣着文学梦想的少年,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临将结束之际,因为梦想的召唤,任性地选择了一段冒险旅程,从此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将自己塑造成另一个自我。近六年时间,梦想变得愈发轻了,情怀却变得更加重了。


我在本科的专业是金融。作为一门与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的社会科学,关注社会的最新动向,把脉中国和世界的前沿经济形势是金融专业学生必须要做的功课。金融专业的学生总是时代的弄潮儿,与时代发展同向而行,追求的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速率和效率。而中文系作为基础人文学科,则更多地立意于“为无用之用”,需要的是立一张安静的书桌,持一颗无悔的初心,苦读数十载。我想,两年半的时间里,人文学院教会我最多的就是静心沉潜、甘于清贫、甘于寂寞。


将自己的爱好作为学习的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习伊始,面对累牍的哲学、美学、文学理论案卷,面对自己从未涉猎的知识领域,梦想在一点点被磨蚀。我至今仍然记得学习《判断力批判》时的艰难。短短的十几页,在一周的时间里,翻来覆去地阅读,和同学来来回回地讨论,却仍然难以捉摸康德的哲思。每周面对将要到来的西方文论总是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生怕老师点到自己诠释这段话的意义。两年半的时间里,经常与这种压力相伴。无论是阅读《摩罗诗力说》,还是学习《美学四讲》,无论是理解尼采的酒神精神,还是只身投入福克纳的南方世界,我时常会感到文字和阅读带给我的愉悦在减少,而寂寞却在与日俱增,有时甚至会怀疑,我是否真的喜欢这个学科?我的选择是否只是我的一时冲动?好在人文学院的老师一直在推着我走,尤其是我的导师丁晓萍老师每每在我遇到困难之时,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一直记着丁老师借给我的一本书、送给我的一张报纸。她知道我是半路出家,基础比其他同学薄弱,总惦记着我的学习,阅读报纸时,看到有益于我研究方向的内容,就会细心替我留存下来,待得见面时把研究的素材交给我。每一次见面,除了研究上的探讨,丁老师总会和我聊聊收获,聊聊人生。于是,我学着像人文学院的这些老师一样,静心沉潜下来,在寂寞的求学过程中,享受解开未知的乐趣。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是一段困惑和迷茫的经历;但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则会让你有拨云见日的快乐。沉淀后的文字更有分量,因为每一个字都融汇了文人的情怀。


我想,人文学科的魅力就在于此。她是养在深闺的姑娘,是险远绝处的胜景,是喧嚣浮华过后的静雅。交大的人文学院虽则在全校茫茫工科学科中显得有些“单薄”,但这也给予了人文学院一种淡泊的姿态,让文学可以用些许微弱的光芒照亮人生。在这里,每一名老师都有一颗敬业的心,有一份“安心行我事”的泰然姿态。在这里,你会遇见另一个你从未知晓的自己。在这里,也许你的梦想不一定会如期绽放,但你会慢慢将文学的情怀凝冻在你的血液里,成为你一生受益的品质。


虽然毕业之后,我并没有从事文学类的工作,但在人文学院所学到的知识,积累的内涵和气度,仍然让我受益匪浅。我很幸运,毕业之后没有离开上海交通大学这个象牙塔,仍然在学校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我的人生旅程。我很感恩,我有这样的荣幸,仍然能够在我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找到我的导师丁晓萍老师,在一个暖意融融的午后,和她谈谈我成长的烦恼。我保持了这样的习惯,我会在某个冬日的午后,来到交大的包玉刚图书馆,坐在我曾经熟悉的位置上,冲一杯热茶,徜徉在文学的海洋。尽管工作忙碌,但我一直没有放弃阅读文学作品和写作的爱好。


毕业后的三年里,学院发生了许多变化。人文学院那栋标志性的白楼被漆成了红色,人文楼里多了教工小家,更多知名教授来到了这里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人文学院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相信,交大人文学院会逐渐成长为全国一流的人文学院。龙应台曾经这样形容文史哲,她说,“文学是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哲学是迷宫中望见星空;史学是沙漠中的玫瑰绽放”。文史哲的意义就在于为生命提供养料。我相信,我所爱的人文学院在未来仍会不断地滋养我,我也期待交大的人文学院在未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祝福人文学院的未来更加精彩!


[作者]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