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郑彬彬,1987年生人,2010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9月,回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师从曹树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决定回到人文学院继续学业,是2014年8月17号,那天小雨滴答天气凉爽。
在那之前,我是交大人文学院历史系2013届硕士毕业生,供职于某国有银行上海黄浦支行,有着一份在很多人眼里还算不错的工作。每天朝八晚七,两点一线,工作生活规律地像自动写好的程序日复一日波澜不惊,似乎人生开始从此上了正轨。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很享受这样的日子:长这么大第一次经济独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似乎更大的自由空间。
只是,每次坐到书桌前面,下定决心要好好看点与工作相关的书籍以便好好工作天天向上时,结果却总是虎头蛇尾,最后掩卷休息,手里拿着的一定是历史研究领域的书籍;每次和朋友聚会,所聊的内容,关心的话题,以及看事情的思维方式,似乎依旧脱离不了书生的特性。于是我在想这是为什么,是近20年学生生活惯性的体现,还是自己内心深处被刻意遮蔽的真实想法?是走出校门融入社会那不可避免的适应和碰撞,还是只是对现状不满单纯的想要换个地方?我并不确定。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在单位、地铁和宿舍中挨过了两年。在毕业快一年半的时候,我躺在床上,回想着毕业以来的种种经历,猛然发现,今天的生活和我自小的理想出现了巨大的背离。在二十六七岁这样一个本应该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段,一个精力最为充沛且有可能是你这辈子最后一段拥有较强学习能力的时段,去选择简单机械日复一日,选择在僵硬的制度中抹去棱角,选择用规章制度而不是脑子去干活,这是不对的。生活需要动力,而动力的源发来自兴趣,有了兴趣你才有激情,才会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回归科研、回归学术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我决定辞职返校读博。这个决定一下,周围的人都很错愕。对很多人而言,在为什么辞职读博,为什么回交大读博这两个问题中,似乎后一个比前一个更让人困惑。是的,为什么回交大?为什么去一所工科见长的学校学习基础文科,而且还是去攻读博士学位?
其实在我心里,决定读博自不待言等同于决定回交大读博。在这里,我完成了硕士两年半的学习生涯,她改变了我对学术和研究的认识,形塑了我的思维,已经让我受益很多。她有着可以说是全国最为人性化的博士招生制度,达到条件可申请入学,若申请不过还可转入参加常规的博士研究生升学考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给了每一位考生两次机会。
此外,最为重要的是这里的老师。是的,交大人文学院很小,学生少,老师数量也不多,但在我的认识里,小而精或许是对她最好的概括。在我的接触和了解中,交大人文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鲜明的特性和深厚的学养。相较于其他学校学生欲见导师而不得的苦恼,在交大人文学院攻读学位确实幸运。教师多学生少的实际条件,给我们创造了可以向多位老师求教的有利机会。如我所在的历史系,只要学生需要,每一位老师都会热心地提供帮助和指导,而历史系曹树基老师每学期所开设的论文精读班和50年代档案讨论班更是让同领域的学生们无比羡慕。
也许有人会说,基础文科需要的是厚重的积累和优良的传承。对的,厚重的积累和优良的传承能在一个年轻学子求学期间为其提供最充足的养分。相较其他以文科见长的名校,交大人文学院确有所缺,但这样的缺憾也是一种成全。因为当你进入到人文学院,你会发现你不仅仅是一名汲取养分的学生,某种程度上,你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这种积累和传承的建设中。从2010年到2015年,交大人文学院一直在变化和进步,无论是课程安排、培养计划还是学术资源积累,已逐渐显示出明显的交大特色——新资料和新方法。
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积累我们的传承。对于一名年轻学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在自己完成学术积累的同时,还能成为一个重要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更为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