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届毕业生开天的毕业感言

2015-07-2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开天,是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届毕业生。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毕业感言。


三年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我而言是一次奇妙的人生旅程,除了学术,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外的东西。我和同学们常戏称自己专业能培养外交专家兼标准贤妻良母,因为这个专业出来的女孩子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要有灵活的涉外交际能力,又要学得几手剪纸、国画、太极等中华才艺,还得会几个拿手中国菜。不过说笑归说笑,我真心觉得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专业,培养了一群特别的人。


实践是我们专业学习的重要部分。入学之初,我便发现并不是会说汉语就能教汉语,把教学法与实践结合才是硬道理。研究生三年,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有人经历过对教师 “魔鬼”训练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语班,有人在外校实习,捡起自己多年不碰的数理化,只为教好科技汉语,还有人参加与国外院校合作的网络会谈,或者为本院留学生班级代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实习,在学院推荐下,我和我的同学们被分派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等不同国家,担任汉语志愿者。2014年,我被派往新西兰,在那里工作与生活的一年,是我经历磨练与成长最多的一年,毕生难忘。


先谈谈我在新西兰的生活吧。我被分配到一户当地家庭中,我很幸运,被全家人当作一个真正的家庭成员来对待,参加家庭聚会、和小朋友一起帮父母分担家务、同全家人分享生活和工作中的快乐与苦恼。我的英语口语逐渐流利了,甚至开始带一点新西兰口音,我适应了当地的食物和生活习惯,习惯了向陌生人问好、跟公车司机说谢谢,享受着住家父母对我和孩子极其平等的交流方式,越来越敞开心扉。在一个与中国有很大文化差异的陌生国度,在经历跨文化适应之后,我了解到,生活还有那么多种可能性,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更加多样化。


在新西兰工作期间,我开始对中西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对比和思考,其实国外所倡导的“快乐学习”是可以运用到国内教学中去的,这段教学经历也成为我之后找工作的动机,或许可以试试借鉴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东西,使国内孩子的外语学习更轻松。


然而,最大的收获还不止这些。我通过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合作项目,申请了奥大的教育学硕士学位。从入学注册的各种手续、跑移民局更换签证、到申请当地调查研究许可,我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四处奔波。刚出国时说着不流利的英语,又碰到大大小小各种问题,我曾经动过放弃的念头,但在父母以及交大老师们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因为国外的导师要求研究生独立工作,做研究的过程比我预计的更加艰辛。承担着汉语志愿者已有很大工作量,我只能尽量把业余时间挤出来做学术研究。这期间我自行设计了研究方案,走访了当地十所中小学,以一个陌生研究生的身份去联系当地学校校长和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请求允许采访,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英文邮件沟通、致电校长秘书、亲自走访学校,我学会了掌握主动性,通过有效的沟通争取机会。在一路的坎坷之后,我在上周收到了论文评审结果,看到英文单词“通过”的那一刹那,百感交集。我对这一年的艰辛,心存感激,它让我成长的更加独立和坚强。


如今的我,获得硕士双学位,并且进入上海一所外国语学校工作。我的同学们,有的像我一样,做了英语或对外汉语老师,有的进入外企或公司工作。他们也在经过国外的历练后,更加独立、成熟、有见识,在步入社会时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想,这是交大、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赋予我们的,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更广阔的世界观、更多元的思考问题角度。这些东西,在更长远的人生中,比那些知识更重要。


三年研究生生涯,是我们毕生的宝贵财富,愿我们怀着感恩,带着理想,继续前行!


谢谢大家!


开天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