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学者、翻译家和出版社的持续努力下,纳博科夫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入。纳博科夫的小说、戏剧、诗歌、自传、书信、文学讲稿、访谈等都已并继续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西方关于纳博科夫的重要研究著作如博伊德教授的《纳博科夫传》等已修订再版,国内学者撰写的纳博科夫研究著作和论文也层出不穷。今年是纳博科夫诞辰120周年,为纪念这位国际文坛大师,2019年6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的“纳博科夫与想象的艺术——纪念纳博科夫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如期举行。本次会议以“小而精”为模式,来自十多所海内外高校的优秀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多个主题各抒己见。他们从不同研究方向出发,阐述关于纳博科夫的诸多前沿理论和最新成果,并就纳博科夫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讨论。
会议邀请到了国际著名纳博科夫研究专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布赖恩?博伊德教授作在线主旨演讲。博伊德教授数月前腿部手术,未能如期愈合,来沪计划受阻,但他坚持以视频形式参会。博伊德教授通过网络为大家做了近一个小时的主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感觉有意义吗?》(“Do the Senses Make Sense?”)这是一个非常纳博科夫式的议题,出自《洛丽塔》。博伊德教授紧贴纳博科夫的多个文本,辨析欧陆分析哲学和英国经验哲学的不同传统,又结合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相关论述,详细分析人们对感觉的不同理解以及纳博科夫对认识感觉的独特贡献。他指出,纳博科夫认为,独特个体、独特情境下的感觉带给了世界以特殊性和丰富性,但感觉并不必然具有意义,好奇、注意、努力、想象、感情、思想、记忆及我们从他人那里学习的一切都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同时唯有将感觉与价值相结合,感觉才能产生意义。博伊德教授的精彩演讲奠定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基调,也引起与会人员持续的热烈讨论。
上午第一场分组发言的主题是“纳博科夫与文学传统”。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陈辉教授做了题为《生态乌托邦书写——纳博科夫早期俄文小说<小鬼儿>叙事分析》的报告。陈老师以纳博科夫 1921年创作的俄文小说《小鬼儿》为对象,透过水妖、树妖和“我”三个流亡形象的回忆和对话,分析文本生态乌托邦图景书写与叙事修辞。浙江大学研究生刘天宇的《浅析<防守>中的存在主义》从纳博科夫与存在主义、卢仁的孤独、卢仁之死三个方面对文本中的存在主义因素进行分析,为这部小说的解读提供了又一种途径。
下午第一场分组发言的主题是“纳博科夫的叙事分析”。临沂大学陈为艳老师报告的题目是《纳博科夫:从‘非俄罗斯性’到反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她认为,纳博科夫的“非俄罗斯性”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反对正是一种艺术态度的两面反映。浙江大学副教授薛冉冉老师的《<洛丽塔>中的‘反媚俗’书写》从“媚俗”这一关键词出发,结合纳博科夫最负盛名的作品《洛丽塔》,分析了纳博科夫对媚俗习气的描写与批驳。南京师范大学的谢明琪老师关心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游戏精神及其意义,她的报告《游戏与神性:<斩首之邀>创作的审美精神探索》从宗教与审美的角度,探索纳博科夫创作的可阐释空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任文贤的《代达罗斯和宁芙的原型隐喻——纳博科夫戏剧和小说的‘互文’研究》,在神话诗学视域中对纳博科夫不同文类的互文对话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阐释。
本次会议最后一场分组发言的主题是“纳博科夫与想象”。浙江大学研究生陆梓扬在报告《时间的‘此岸’与‘彼岸’——试论 <微暗的火>中的时间流变》中,分析了纳博科夫如何通过谢德的死亡将诗歌和评注所代表的此岸与彼岸联系起来,完成对有限时间的超越,达到超验的无时序世界。常熟理工学院的曹晓娇老师发言的题目是《想象与转换:<玛丽>色彩维度的电影化建构》。她借助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尝试探索纳博科夫如何将电影文化及电影式表现手法引入《玛丽》的创作当中,曹老师对《玛丽》中的色彩描绘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刘佳林教授以《纳博科夫的爱、想象与创造》为本次学术研讨会收尾,他力图从文学史、观念史的角度看待纳博科夫创作的贡献与意义,他结合《玛丽》《洛丽塔》《阿达》《看,那些小丑!》等作品,延续欧文·辛格对西方爱的观念史之梳理,揭示了纳博科夫的爱情观念与西方爱情观念史的继承关系,并阐明了爱作为一种想象的价值赋予对艺术创造活动的重要意义。
此次研讨会以纳博科夫为主题,问题意识明确、针对性强,参会人员讨论的话题集中而能够深入。正如会议组织者刘佳林教授最后总结时所说,这不是一次热闹的学术聚会,但是会议很有品质,严肃而认真,是一次恰如其分的对纳博科夫这位跨国界的最伟大作家的纪念。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主任张中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文学纪念碑书系策划人魏东,《新京报》文化部记者萧轶,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邹滢、邹欢、王源、陈飞雪及中文系的部分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