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人文学院举行讲座“文化史视野中的盗墓现象”

2018-04-13

2018年4月1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文科与通识教育委员会、教务处、人文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来校举行题为“文化史视野中的盗墓现象”的讲座。该讲座是上海交通大学“名家讲堂”第71讲,百余名交大师生前来听讲。




王子今教授提到中国有多种墓葬形式,如火葬、土葬等,但其中土葬最为普遍,从“坟墓”二字也可看出。土葬的坟墓不仅是当时人们认为的生前世界和死后世界的连接点,同时也是后世窥探古人社会的一个媒介。从墓葬的陪葬品到墓室的设计,古人的生死观、道德观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都可见一斑。

盗墓作为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动机各有不同,都往往联系着生界和死界,现世和往世。古墓的盗洞,有时可以透露出前代文明之光;而盗墓者的行为更多地造成了古代文化信息的破坏。

盗墓行为最初始于部族战争后胜利一方对失败者掘墓扬尸的行为,如泗水尹家城遗址。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私有制的发生,墓葬中随葬品数量增加,盗墓现象也逐渐增多。

在《庄子》《吕氏春秋》《汉书》等古籍中都反复提及盗墓一事,可见当时盗墓的猖獗。如发掘秦景公墓时,一揭开墓上耕土层,就发现盗洞247个。《史记?货殖列传》中更是提到中山地区的人们把“掘冢”作为生存、致富方式,普遍性仅次于“田农”行当。盗墓不仅在民间盛行。如董卓曾命吕布“发诸帝陵,收其珍宝”;曹操甚至还组织盗墓,并特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在中古、近古以及民国、当代,盗墓也频频发生。

王子今教授还分享了相关的盗墓技术。一般盗墓贼多在陵墓附近修建一小屋,从小屋地下挖向墓室。而判定地下是否存在陵墓,“有听雨、听风、听雷、观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这些盗墓技术往往世代相传,职业盗墓者更是“世代劫墓”。墓主人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如设置镇墓兽、在墓葬中积石积沙,甚至设置封门器、弓弩、水银和毒烟等等。

盗墓十分凶险,死于所盗墓穴者也不计其数,那为何仍屡禁不绝呢?王子今教授提出了三个动机心理分析:物利、怨仇和象征。有为陪葬品而盗墓的,也有挖掘政敌、仇人的墓以泄怨恨的,更有信奉神秘主义来处理尸骨、陵墓的。

最后,王子今教授特意强调了考古和盗墓行为的区别。考古从不主动发掘墓葬,而是在中央立项后,才对被破坏的墓葬进行抢救式发掘。盗墓者不仅采用炸药等方式粗暴打开墓穴,破坏了墓葬信息,而且将其中的文物洗劫一空流转到海外文物市场,抹杀了其伴随墓葬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今众多文物在海外市场漂泊,毫无文化信息和科学信息,而只有不断变化的价格标签,宛如无根的浮萍,可惜可叹。

在讲座的最后,王子今教授还和交大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同学们踊跃提问,王教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撰稿/摄影:冯冰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