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方太国学大讲堂第七讲:稷下学宫与世界文明开讲

2018-04-13


2018年4月11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方太集团联合举办的“方太国学大讲堂”第七讲在人文学院小礼堂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原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志民教授,讲述“稷下学宫与世界文明”。



稷下学宫,由战国时期齐国统治者在都城临淄创设,始建于公元前374年,历五代国君,存续达150余年。王教授在报告中追溯了稷下学宫的历史,着重指出:稷下学宫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集教育、政治、学术功能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大学堂,是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中心,百家争鸣的沃土,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王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稷下学宫在教育史上的意义,通过将稷下学宫和与稷下学宫差不多同时成立的古希腊的雅典学园(又称阿卡德米学院、柏拉图学院)相比较,王教授认为前者汇聚诸子,多派并存,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后者传承师说,探求真理,追求科学,培育独立思考的精神。稷下学宫的设置是空前的壮举,它虽然承继着礼贤下士的传统,但其构筑的却是超越时代风气的大学堂。与孔子兴办的私学相比,稷下之设变一人之教为大师云集的众人之教,变一家之学的传承为百家思想的争鸣,并实现了私学教育的转型发展。

王教授另分析了稷下学宫的多重功能,认为稷下“学宫”不仅具备了大学和研究院,同时还具有政治参议院的功能,在齐国的政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除此之外,王教授还指出稷下学宫在当时实现了真正的学术平等与自由,齐国统治者尊重学者,对也们给予平等的礼遇;各学派之间相互平等,多家得以并存于一学宫之中;稷下学宫还属于“开放办学”,学者们可以来去自由。


王教授在讲座最后指出,在现代社会,各种文明如何相容相处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可以到稷下学宫中去寻找处理今天问题的智慧。在尊重各种文明的思想基础上,加强交流,相互吸收,创新发展,寻求突破,构建世界新文化,这既是稷下提供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不取之途径。


讲座上同学们踊跃提问,王志民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为本次讲座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撰稿:姚大勇
摄影:宋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