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高萍,女,1989年出生於浙江省海盐县。2004年上海市招收优秀外省市学生,考入上海曹杨第二中学。2007年自主招生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录取,目前硕士学位就读中。
青春的味道是什么?于我而言正是那思源湖畔的长椅上,被重重疑问、渴求所驱动,与夏中义老师、同学们在课后进行思索、质疑、提问、辩论后的酣畅醍醐味。
青春的色彩是什么?倘若你也如同多年前的我一样,被那莫名的书卷香气引领上人文楼二楼的资料室,你就会看到时光是怎样在书架、窗格、地板和浮动着尘埃的空气里焕发出沉静的光彩,交映着古今中外的历史,被这样珍惜而恳切地存放在书籍里、存放在你深深的心底里。
青春的声音是什么?如果有这样一组干净而有力的声音,带着敢于突破一切阻力的勇气和渴望表达真实自我的意志,努力在各个高校发出独特而又朴实的心声,你是否会为之动容?也萌发出新的想法和行动来?是的,我是如此地幸运,能成为这组声音的一员——交大人文学子演讲团。在夏中义老师和丁晓萍老师的指导和关爱下,我和伙伴们在这样的声音里学会了沟通、表达、传递,也学会了内省和聆听。
青春,在我们这个被以升学时间作为划分标准的时代里,成为了大学四年时光的最佳代名词。从相对固定的生活、学习模式里出走,来到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带着从小积累起来的梦想的愿景,以磅礴的热忱、昂扬的斗志雄心,伴随着兴奋到颤抖的不安情绪和些许迷茫,我就是这样走进了交大人文学院的课堂。在这里,我幸运的遇到了令我至今铭记、受用的第一堂课,使我明白了三个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一,“中文系好念,不好学。”这是夏中义老师用深沉的语调缓缓道出的句子。尽管对一般考入中文系的学生而言,这只是一句简单的督促之语,意为不要如同孩子般只纠缠於分数的高低,而只有扎实地埋头入书堆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但是,正如三味之境一样,这句谆谆教诲有着给人以拾级而上般的不同体会:沉浸在读书的喜悦和收获中,却发现愈学愈不敢随意发表意见、写文章,因为要全面地思考、理解是不容易的,内心对学问的较真和尊重从原本的优点成为了前进的障碍,所以只有更努力、更勇敢、更热情地去学习才能不断突破这样的阻碍,这便是“不好学”之一;倘若在自我搏击中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得到更深的体悟,却发现践行是一件困难的事,知识是活泼而流动的,如若无法让它在自己的生命里流动,那便无法称之为“通”,于我而言便是一件沮丧的事情,这又是“不好学”之二。如此递进,正是自先秦以来为思辨者所普遍认同的“修齐治平”思想的体现。然而,读书时所见、所感是一回事,亲身体验其挑战便又是另一回事了,这便是念中文系的乐趣和意义所在。
其二,人文学院的学术氛围是多元而自由的,在理工科林立的学习氛围中是交融、理性和富有广阔、包容视野的。我始终认为交大人文学院的这一鲜明特色对我的人生启发和帮助是极为深远的,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的贯通,就如同鸟儿天生具有飞行的本能,只需后天的激发,而非一招一式地教学就能飞翔,科目细分是为了更深入地探索科目本身,而不是初学的壁垒。我在第一堂课上认识的各个领域的专业老师,在四年学习生涯中都给予了我最宝贵的教诲和引导。文学武老师生动而博学的课堂让我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老师耐心地指导我写作了第一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他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意见,却又无限包容着我笨拙稚嫩的想法,如今正在写作硕士论文的我依然会回想起文老师那时常挂在脸上的温暖笑容,这样珍贵的鼓励是我一辈子的宝藏。人文学院所开设的丰富课程也是我进入到以传统古典文化研究为大宗的台湾中文系后所庆幸的。刘佑军老师教授了我西方文学史、中外交通史、精神分析等需要跨领域的课程,思想不仅在课堂上激荡着,在课后也总会和刘老师继续谈论甚至是非课堂范畴的书目,刘老师热情的教诲和激励令我获益匪浅。丁晓萍老师常常提出犀利而充满多种可能性的问题,促使我能更冷静、深入地去思考,而丁老师对待学生作业的严格要求更是让我体会到了踏实为学的意义。夏中义老师不仅教授了我文学理论、西方美术等课程,更是我学士论文的指导教授,有太多至今仍然在求学之路上努力去领悟的道理是夏老师给予我的宝贵财富,反思、内省、批判、明辨、包容、客观……每一次与老师的促膝长谈都会带给我精神的洗礼和食粮,让我能在为学之路上走的踏实,走的坚定。在人文学院有太多需要我用心去感谢的老师们,不同领域、风格迥异的各位老师们让我在大学的时候就接受到了跨领域、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在人文学院里,无论课堂还是课后随时都可能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和灵感,这样开放、自由、多元的人文环境是在其他高校的中文系所无法深切体会到的。不仅如此,放眼到更广阔的交大,可以和不同科系的同学交流,走进理工科的课堂,这样的刺激对于开阔视野、增强知识的互相激发与交融是非常有益且有必要的。人文与科学重新回到贯通的状态是当今学术领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了,而交大人文学院得天独厚的环境正是值得去把握的。在交大人文学院所感受到的思想冲击和汇通已经成为了我的思想基石,让我在如今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够自然而然地去吸收各领域的知识,努力尝试寻求彼此的平衡,在这样的平衡上去建立起属于我的理解。我想这样的态度和方法是交大人文学院所给予我的馈赠。
其三,在第一堂课上学院就为我们安排了“导师制”,即将同学们按照生日所在的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组,每组均有一位老师担任导师,与组员定期聚会,畅谈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这是让我感到无比温暖的关怀制度,记得当时的导师陈玲玲老师总是真诚地关心我们的学习状况,教导我们如何在写作的瓶颈期学会自我引导,还将自己的留学趣闻与我们分享。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后的提问,学院给我们创造了能够进一步和老师们建立沟通的渠道,而且各位老师们都十分愿意在忙碌的教研之余真挚地来关心、引领我们这些笨拙却好奇的初学者。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温馨的学习氛围,我得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到更丰富的知识,拓展了国际视野,在老师们的关怀下继续走在求学的道路上。如今回想起在人文学院和老师们讨论、谈心的种种片段,光阴也变得柔软而幸福了,犹记得在丁晓萍老师的办公室里敞开心扉地谈天说地,平日里的谆谆教诲和时不时地关心询问就如同清泉般滋养着稚气的学子;更记得在夏中义老师的家里,和同学们一起围坐着聆听老师的提点,感动与疑问交织着,促使我们能够更积极地向问题深处进发。人文学院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在老师们用真心、真情所营造的师生关系中,我们渐渐地走向成熟,走向对自我和世界的审视与思考中去。
青春是人生舞台上最灿烂的光华,但华丽地绽放需要扎根在丰饶的土壤中持续不断地勤奋努力。交大人文学院正是这样一片理想的希望之野,我们拥有在各个领域里锐意进取又真诚关怀学生点滴成长的老师们,拥有跨学科的创新精神和全球性的广阔视野,一代代有志于在人文科学领域里探索知识、人生、生命本源的学子们从中汲取着精神食粮,相信未来在交大人文学院这片丰润而充满活力的土壤中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作者]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