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王宁教授赴英国三所大学开展学术演讲

2025-11-03

10月29日至11月1日,应英国利物浦大学、华威大学与约克大学联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赴英国开展系列学术演讲。讲座以“翻译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当代小说”为主题,受到三校师生及英国学界的广泛关注。
  


(王宁教授在利物浦)


       在“翻译与世界文学”主题演讲中,王宁教授从跨语际、跨文化双重视角,深入阐释了翻译在世界文学生成与传播中的核心价值。他指出,翻译不仅是文学跨越国界的桥梁,更是赋予作品“持续生命”(continued life)与“来世生命”(afterlife)的重要机制。借鉴本雅明、德里达、戴姆拉什等学者的翻译理论,他强调翻译对建构多元形态世界文学的重要意义——世界文学不应被视为固定的经典体系,而应理解为通过翻译实现的阅读方式与文化交流形式,同时兼具经典性和可读性。


王宁教授进一步指出,从“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实践到当代作家的海外传播,翻译始终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面对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与话语不平等现状,他呼吁学界以高质量的“中译外”工程为契机,推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传播与学术重构。
  

(王宁教授在华威大学进行演讲)


       在“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当代小说”演讲中,王宁教授回顾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中的地位演变。他指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但与自身文化体量仍存在差距。为此,他提出,应在全球文学视野下重新定位中国当代文学,通过翻译、批评与理论建构共同塑造“世界文学的中国版本”。


他强调,“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as World Literature)既是一种学术立场,更是一种文化自觉。真正的世界文学应是多元共生的复数的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s),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研究应参与到这一多元格局的重塑之中。


 

(王宁教授在约克大学演讲)


       三场讲座均收获热烈反响。利物浦大学师生围绕“世界文学教学中的中国经验”展开深入讨论,认为其研究为课程体系更新提供了重要启示;华威大学学生在问答环节积极互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全球传播表现出浓厚兴趣;约克大学与会学者表示,王宁教授关于翻译与世界文学的理论路径,为理解非西方文学在全球语境中的再阐释提供了全新研究视角。


王宁教授与英国学界有着数十年深厚交往渊源。1990年,他在荷兰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便应邀访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牛津大学和杜伦大学并发表演讲;2008年,他获剑桥大学访问研究院基金资助,以访问研究员身份在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开展三个月研究,期间不仅在剑桥大学发表两场讲座,还赴牛津大学讲学。此次系列学术演讲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学界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充分彰显了中国学者在全球文学研究中的思想贡献与学术影响力。


撰稿:董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