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马来西亚南方大学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润华来访我院并作专题讲座

2024-11-28


11月21日下午,马来西亚南方大学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润华教授访问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并作题为“五四南洋想象与东南亚的南洋本土想象对话之后”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人文学院第四届国际交流周暨国际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之一,也是“海派讲堂 艺文无界——国际知名学者共享会”的第十讲。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宇平主持。人文学院院长吴俊教授,人文学院中文系张先飞特聘教授、丁晓萍副教授以及来自人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参加讲座。


海派讲堂 艺文无界——国际知名学者共享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海派艺术馆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新文类和创意写作研究院”承办。



讲座内容包括“从五四想象南洋、东南亚本土多元南洋想象到中国文学的南洋想象”“西方与中国的南洋想象解读幻想的产生”“鱼尾狮:东南亚本土想象的诞生”“重新幻想与书写本土历史、地理与生活”等四个部分。在“南洋、星洲、岷江的中国性的文学想象与创造”“想象南洋的水果花草:中国化与西方殖民化的榴莲与植物”等诸多话题的展示与探讨中,王润华教授描摹了不同地域的几代作家的“南洋想象”,展现了他们大胆解构异域的新事物,并根据个人的文化心智把它们重构的历史过程。在地名、歌曲、历史事件等不同元素的呈现中,王润华教授深入文学的结构做解剖与分析,找出了文学生命的成长基因,解读作家们南洋想象的形成奥秘。他指出,东南亚华文学是从中国作家的想象南洋开始,再由本土落地生根的作家的文化转移,用“铁船”、“橡胶”等构成想象,用新符号承载新的生活经验,目前这种本土多元文化的文学想象,已创造出具有边缘思考,多元文化和多族群特征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新传统。



王润华教授认为在文化交流的规律下,东南亚的多元南洋想象也反过来影响了的中国作家。他比较分析老舍的《骆驼祥子》与康拉德的《黑暗的心》,指出老舍受到在新加坡写作的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影响,骆驼祥子在老北平旧社会里的挣扎,正如康拉德笔下的白人往往在原始丛林里为财色而堕落,借助了热带雨林的神话原型。王润华教授还特别谈及出生并成长于马来西亚的现代诗人杜运燮,其热带丛林的经验与感受使他爆发创意性的南洋想象,催生出中国诗歌出现新的传统。


王润华教授的演讲视野开阔,内容详实,既有充分的史实与文本的展开,也有锐利的理论思辨,让与会师生深入领会到学术科研的价值与意义。吴俊结合自己在新加坡访学时经历,回应了王润华教授谈及的多个话题,并鼓励师生们更多更好地展开国际学术交流。




撰稿:魏银霞、王宇平

摄影:刘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