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开营仪式顺利举行

2023-07-07

春华发萼,夏繁其实。值此盛夏时节,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优才夏令营。2023年7月5日上午,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人文楼一楼音乐厅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党委书记齐红,副院长汪云霞,学者代表吴俊,中文系主任刘佳林,历史系主任李玉尚,哲学系主任陈嘉明,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主任王骏等出席会议,与来自北大、复旦、南大、武大等知名高校的80多位优秀学子齐聚一堂,共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汪云霞主持。



仪式伊始,汪云霞教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人文学院举办夏令营的历史与现状做了简要介绍。她强调,随着人文学院的快速发展,中文、历史、哲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学科影响力不断提高,我们夏令营招生的规模和质量也有很大提升。今年共收到622位同学的申请材料,经过严格审核和精心选拔,最终遴选出80位优秀学子参加夏令营。



齐红书记致欢迎辞。她首先祝贺营员们通过层层选拔顺利入营,感谢各位优秀学子选择交大、选择人文学院。她强调,上海交大是一所重视责任和使命的高校,交大的历史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民族的托举,希望同学们将个人选择、职业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她还表示,黄梅天正是雨水滋润万物的时节,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三天的时间,浸润于人文学院的学术底蕴与文化情怀,充分展示自我才华,并祝愿所有学员如期如愿,在学术道路上扬帆远航。



王宁院长从历史沿革、学科特色、教学成果、研究生培养、学生发展与就业等方面对人文学院进行了全面介绍。他指出,近年人文学院不断发展创新教学、科研,学术环境日益浓郁,未来还将承担更多重大学术研究课题。他寄语青年学子:选择了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人文学院就是选择了人文担当,希望学员们能担此重任,传承人文精神,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学科介绍环节,刘佳林教授以“文脉渊源”“重拾星火”为主题,从蔡元培到李叔同,从建系伊始到建系20周年,从学科专业方向到学科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优势,多方位为营员们展示了交大中文系的独特魅力。李玉尚教授介绍了历史系的发展沿革、专业特色、多元化的师资配置以及全新的培养理念。他强调,人文学院历史系依托上海交大的学术环境,着力发展特色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社会。陈嘉明教授从小而精的师资队伍、多元化的学科研究方向、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稳定的科研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哲学系概况,为学员们展现了交大哲学系的独特风格和精神面貌。王骏教授从发展历史、专业方向、师资配置、教学特色等方面介绍了汉教中心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汉教中心在国际化课程、学生海外实习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特色。



吴俊教授以“在交大读书的理由——从交大的路名说起”为题作主题宣讲。吴老师去年底入职交大,他以交大新人、也是交大人文学者、教师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了对交大的认知和体会。吴老师指出,元培路、学森路、文俊路、叔同路、宣怀大道、文治大道……这些路名记录着交大的历史轨迹,蕴含有交大师生的人文情怀,指引着交大人的人生、事业和职业的路向;他提出经世致用的交大价值观,并从人格修为、学术诉求、个人价值实现路径、社会服务精神四个方面进行了解析,强调人文底蕴在工科学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他勉励大家为交大人文的发展与提升,为构建人文交大的世界形象选择交大,选择在交大读书。



仪式最后,汪云霞教授赠送一首诗作《盛夏的果实》给同学们。她祝愿大家在交大夏令营中,不仅可以见证花开,还可以收获果实累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她期待明年金秋时节、橙黄橘绿之时,与各位学子相聚思源湖畔。


撰稿:易文婷、侯洪颖

摄影:王成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