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下午,修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140多名同学在张中良老师、丁晓萍老师、张全之老师和班级助教的带领下,乘车前往上海市虹口区“鲁迅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后简称“左联纪念馆”)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
班级合影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同学们分两批先后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和“左联纪念馆”。“鲁迅纪念馆”正在展出《前哨——鲁迅居上海时期手稿展》,同学们幸运地看到了鲁迅居住上海时期的部分信件、杂文、小说手稿,以及鲁迅的《自题小像》《自嘲》等名作。纪念馆内充满设计感的鲁迅浮雕、插画墙等作品,不时引发大家的惊叹和讨论。
“左联纪念馆”距“鲁迅纪念馆”仅几百米远,途中有“鲁迅小道”和柔石等文化名人的塑像。“左联纪念馆”主要保存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的会址,静静地隐藏在曲折的弄堂里。馆内房间狭小,楼梯拥挤,同学们安静、庄重地观看左联史料陈列,感受由多媒体还原的历史场景,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对左联往事的讲解。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左联则是成立于上海,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今年恰逢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组的老师便精心组织了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同学们走出课堂,触摸生动的历史,以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理解。
同学们在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中感触良多,张中良老师班上的生杰同学说:
“左联会址隐在很有老上海风味的小巷里,红砖里面是鲜血淋漓的自由赞歌,外面却是葱葱茏茏的宁静树梢,历史和现实便悄无声息地对照起来。
鲁迅纪念馆坐落在一个大而可爱的公园里,其中展览了先生的手稿、照片与其他旧物。当先生透过近百年岁月望来,略显嘈杂的欢歌声也从窗外涌入,一瞬间,先生仿佛离我很近很近。”
丁晓萍老师班上的娜菲莎•伊萨克同学写道:
“八十年,再回头看‘左联’的岁月,激扬的文字背后是怎样的青春理想、怎样的愁情恩怨,如今只留下模糊的轮廓,当事人的一腔热血无从再现,这抑或是文字的无奈。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坛论争都发生在这个时期,许多绵延至今的恩恩怨怨也是在这个时期埋下的种子,这是一段充满激情、充满矛盾、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符杰祥老师班上的沈铭茗同学感慨:
“这次走进鲁迅纪念馆,让我系统地对鲁迅先生的思想、生平有了一个了解。越是了解,我越为鲁迅先生的伟大所折服。正如臧克家所说‘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鲁迅纪念馆的展品设计也很有意思。阿Q正传的雕塑、能够旋转的鲁迅语录、照片拼起来的鲁迅头像等,都融合了创意视觉元素,让鲁迅先生的形象更生动地呈现了出来,而不仅仅是文物的陈列。这次参观使我受益匪浅!”
张全之老师班上的何滨辛同学在参观结束后写了一首诗:
“他的塑像坐在他的墓前俯瞰
公园里人们嬉闹歌唱
他们的纪念馆门前
阿姨爷叔提着菜汽车穿过弄堂
无数的人们与无穷的远方
是否早已遗忘
是过往已经失落
又或是历史从未割裂于生活"。
因袭的重担压碎了谁的四肢
有声音念着沉郁的悼亡诗
但我看见窗外阳光的叶的影子
有人晾晒衣被 合理或幸福地度日”。
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杂文叫作《为了忘却的记念》,悼念左联五烈士,并寄予了他对青年的关切和期望。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中,同学们感悟历史、铭记历史,用实际行动证明,“记念”未曾忘却。
撰稿:陈艺璇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沪交ICP备20101064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人文学院
截止今日 16:09 网站浏览量统计:153866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