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人文学院六项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20-12-18


12月1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教社科〔2020〕4号),经对资格审核通过成果组织专家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奖励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正式公布。人文学院共6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普及读物奖1项。



二等奖  

关增建:《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Metrologie》,Carl Schünemann Verlag GmbH,Bremen(德国不莱梅NW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首部在海外出版的中国计量史著作,是一部对中国近现代计量史进行详细论述的著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 “传统计量的理论与实践”,分门别类对传统计量的内涵及其演变做了阐释,打破了“中国古代计量就是度量衡”的传统认识,构建了中国古代计量的基本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做了深入探析;中篇“传统计量向近代计量的转型”,从明末清初西方计量传入中国开始,剖析了有清一代和民国时期这两个不同社会形态下计量的发展过程,特别讨论了传统中国科学、近代西方科学和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三种因素纠缠下,时人对传统计量向近代计量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所做的历史选择;下篇“中国计量历史人物”,打破了过去中国度量衡史(计量史)研究见物不见人的传统,把对度量衡和其他计量器物的考证,对典章制度的分析,与计量学者的工作和每个人独特的经历联系起来,以求得对古代计量发展历程更准确的把握和对其发展背后内在因果关系的更合理的解释。全书揭示了中国传统计量的科技内涵及社会价值,为说明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科技视角。


关增建,人文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科技史,特别是中国计量史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


二等奖 

 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本书探究催生华夏文明的玉石神话信仰,诠释从玉器时代到金属时代的转换衔接,揭示文明国家核心价值的形成及其物质原型。以四重证据法,实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整合,拓展了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范式。本书以史论结合方式展开:先建构文化大传统的新理论体系与四重证据法的新方法论,由此引领对夏商周三代的神话考古的创新研究。借鉴国际比较神话学的拓展和成就,一方面改造和促进中国神话学转型,一方面让神话学参与解决国家最重要的前沿性攻坚难题——五千年文明如何去求证。

本书有三方面的学术突破:

(1)创建“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范式”,其研究特点是:探寻出土的“神圣物”所代表的神话与信仰背景,围绕礼器的演变描述出文明起源过程,寻找其中支配性的神话观念作用。从文化基因层面说明华夏核心价值的由来。

(2)从前文字的文化大传统的再发现再认识,揭示文化小传统(即汉字书写传统)发生的史前底蕴,为《诗》《书》《礼》《易》《春秋》的发生学探讨,找到巫史和口传文化之根。为距今四千年的中国青铜时代,找出距今八九千年的玉器时代之根。

(3)本书副产品,延伸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神话学文库”38种著作:全面展示国际神话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迄今全球最具规模性的神话学研究成果集成。
 

叶舒宪,人文学院中文系资深教授、致远讲席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研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宣部-中国文联国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大系” 工程“神话”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


三等奖

张中良:《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规模最大、且取得彻底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本书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证实抗战时期正面战场文学的客观存在,呈现其丰富而复杂的战争文学生态,通过历史梳理与典型分析发掘正面战场文学的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为抗战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历史叙述的创新提供支持。


抗日战争在东北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全面展开,三个战场相依相成,缺一不可。抗战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出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也如顶天立地的一架古琴,弹奏出凤凰涅槃的精神壮歌。抗战文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而且也可以把握抗战给文学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抗战文学研究与文学史叙述中,正面战场文学曾经在较长时间被忽略过。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历史主义精神的恢复,给正面战场与正面战场文学的重新认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正面战场文学的考察研究成果,是海内外迄今第一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文学的学术专著。

 


张中良,人文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抗战时期文学研究。


三等奖

陈嘉明:《中国现代化视角下的儒家义务论伦理》,《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这一研究给出了对于儒家伦理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的新解读。以往这方面的研究要么着重于强调儒家伦理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资源的作用,要么着眼于批评它的不足。该文的立足点则在于通过分析儒家伦理的单边“义务论”的性质,试图指出对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关键所在,也就是以其“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为基础,从中转化出以“权利”为本位的伦理观。

传统儒家伦理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提供了怎样的文化支撑作用,该文提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思考:

(1)对儒家伦理学的性质做出了新的解释,将其界定为“单边的义务论”,亦即单方面强调道德的义务,而忽视道德的权利。

(2)认为儒家的这种伦理观使得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系统成为义务导向的规则系统,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中国古代的成文法中只有刑法,而没有“民法”等;其法律系统实际上只能说是 “刑律”,而不是“法(律)”。

(3)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从正面提供了权利对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的典型例证。正是由于“权利”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 “权利论”伦理的欠缺,视为儒家伦理的根本缺陷所在。

(4)儒家伦理要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需要发展出一种权利论,以其“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为基础,从中转化出以“权利”为本位的伦理。
 

陈嘉明,人文学院哲学系特聘教授、哲学系主任。主要从事知识论、近现代西方哲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中国知识论学会会长、中国现代外郭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知识论的系列研究”首席专家。


三等奖



 虞万里:《<尚书·无逸>篇今古文异同与错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7本第二分,2016年6月


《尚书》是一部最古老、最难读的经典,其中周公劝诫成王要懂得稼穑之艰难、不要骄奢淫逸的《无逸》是一篇具有永恒教育意义的名篇。但其文本文字、商王世系和经今古文经说异同问题却是二千年来的一桩悬案。它之所以长期困扰历代经师及文史学者,是因为他们多就单一学科进行研究,未能综合所有相关学科悉心梳理错综复杂的文字、文本和史料。古代学者没有掌握秦汉简牍的书写规律及其形制,无法看到甲骨卜辞和三体石经残石;现代学者熟谙简牍之形制内容,却很少有人去关注一个牵涉到经今古文的异同疑案。本文就是对以上问题进行综合考辨,从而得到创新观点的研究。这其中涉及到历史学三代史上殷商帝王功过勋业、晚商世系和古史年代学,经学上的今古文经说、《尚书》学史、《尚书》今古文真伪、信经信史理念,石经学的碑石形制、行款与复原,传统语文学的文字异同和训诂字义,甲骨学祭祀制度以及简牍文本学的文本钞写格式和错简流传等。


简牍文本学是当今追溯儒家经典文本研究过程中的热点,历史年代学尤其是夏商周年代更是先秦史的重心所在,汉魏石经残石是探索汉魏今古文经学最直接之材料,综合以上多种资料与研究方法对众说纷纭的《尚书·无逸》篇进行考证,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新的观点。


《无逸》中三宗的错乱已困扰历代经师与文史学者二千年。由于三宗涉及殷商年代学,所以不仅是经学公案也是殷商史与年代学的悬案。三宗位次得到一个明确的安置,既平息了经学史上马郑与孔王的纷争,也使晚商诸王纪年与《无逸》中周公所说一致,俾晚商年代学有一个可靠的文献依据。结合先秦史、年代学、甲骨、竹简、石经、文字训诂、经义、今古文经说、经学史等作综合研究,不仅对历史与经学研究有指导与促进作用,对开拓历史学视野、完善历史研究方法也有积极意义。

虞万里,人文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研究专长为经学与历史文献、传统语言学。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韵学会理事、上海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儒家石经文献集成”首席专家。



普及读物奖 



 程兆奇:《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 日,来自同盟国11国的法官在东京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A级战犯进行了清算战争罪行的审判。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各地所有审判中对日本战争罪行定谳的最主要审判。本书通过“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首次勾勒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真实、完整的面貌。


本书上篇对东京法庭的成立、法庭上的管辖权之争、反和平罪与普通战争罪行的审理、宣判量刑过程中各方的持续博弈以及亚太地区BC级审判一一做了要而不繁的介绍。下篇则通过重新审视围绕审判的若干争论,包括“事后法”问题、“共同谋议”罪问题、天皇责任问题、国际法治与世界和平问题等,系统讲述了东京审判留给后世的遗产。以全面、客观的法理依据和国际视角阐述了这一世界级审判的前因后果。


本书对史料的梳理不仅限于历史学科的解读,而是有机地扩展到法律层面,系统阐述了国际法在东京审判的司法实践中得到的发展。这将为未来的国际对话提供更为扎实的载体。


同时本书采取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大量利用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等重要档案机构保存的珍贵文献和图片,其中一些资料是国内首次公开出版,从而达到学术权威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在供研究者参阅的同时也具有大众教育的现实意义。

 


程兆奇,人文学院历史系特聘教授。研究专长为东京审判、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首席专家、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抗日研究专项工程“日本战犯审判文献征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东京审判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首席专家。


供稿:科研与学科建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