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共同战“疫”|人文学院国际学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2020-05-28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表示中国将继续为所有在华外国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鼓励留学生向世界介绍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人文学院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及时转达给坚持在线学习的国际学生们,也通过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向国际学生重点介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各种努力,世界各地的学子们反响非常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回信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大爱”和“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国青年携手贡献力量。



来自意大利的2016级汉语言(商务汉语)专业本科生Marco Mazzola表示:我在意大利通过微信和电视上的新闻了解了中国参与全世界疫情防控的情况,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生的回信,我感到非常温暖。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这正是我之前和现在在做的事情,也是我将来会一直做下去的事情。在华8年,我走遍了中国20多个大小城市和乡村,包括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也包括内蒙古、甘肃等西部地区的农村。我写下了几万字的中国见闻笔记,迫不及待与全世界分享中国的魅力。在中国我实现了读大学的梦想,参加了汉语桥全球华人汉语大会,获得了来华优秀留学生奖学金等国家级荣誉,还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留学生之星等荣誉,这些是我来中国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非常感谢中国给了我这么多的机会。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全世界,在中国你有无限可能。将来我会继续努力,为中意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来自澳大利亚的2017级汉语言(金融汉语)专业本科生 Danny Gu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令我感到由衷的欣喜,作为来华留学生的一员,体会到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留学生群体的关心与爱护,谨在此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疫情爆发以来,留学生也许是受到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疫情来势汹汹,大家在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出门要戴口罩,学习方式变成了上网课。但是这期间我们的老师始终给予我们关心,时常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并且给予我们必要的帮助让我们度过难关。这些举动给了我巨大的心理安慰。我见证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疫情期间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使得中国的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了控制。在中国很安全,我可以告诉我的家人不必为我担心。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平安健康,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生活重归平静。



来自乌克兰的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Anastasiia Brovko表示,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生发的信,感受到了他对来华留学生的关切与关心。这段特殊的时期我一直待在上海,我觉得非常安全,在乌克兰的家人也不用为我担心。正如习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的“中国政府和学校始终关心在华外国留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的老师们经常与我联系,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醒我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学校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我已经学习中文五年了,由于教我的老师们都非常好,我的中文提高很快,可以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中文项目学习,进行文字学方面的研究。正如习主席所说,我在中国“既学到了丰富知识,也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让我着迷,所以我想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之后,能够在中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并给我国外的朋友们介绍中国。





疫情阻隔不了爱的传递,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外国留学生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疫情期间他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与帮助,并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中国的感谢:人文学院日本籍2019级硕士生小林小百合、韩国籍2019级硕士生朴祺螺、摩洛哥籍交流交换生韩梦琪等外籍学生为疫情防控捐赠2万多元;2018届挪威籍院友欧阳海、2016级日本籍本科生马场直人、2016级泰国籍本科生张傲雪等通过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寄语中国。这些国际学生以赤诚之心,为“第二故乡”中国的抗疫之战爱心助力。



为了给国际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在非常时期“云端”相聚,近期人文学院留学生会发起了“寄·念”全球接力活动,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记录学子们在全球各地抗疫生活的点滴,交流并分享跨国籍跨文化的感悟。5月27日,日本籍2018级汉语言文化专业本科生宫本芽依分享了在中国文化相伴下精彩的“线上”学习生活,首期“相知无远近,千里寄相思”已在“仁闻网络文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获得师生青睐,在视频平台频频转发。在全球联手抗疫的非常时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学生展现出了阳光开朗的精神面貌,并始终一如既往地热爱和传播中国文化,为促进留学生之间以及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推动各国青年携手并进不懈努力。


撰稿:韩红蕊

供图:人文学院国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