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我院“科举、学堂与教育:近代中国教育转型”工作坊顺利举行

2019-12-18


近日,由我院历史系举办的史学青年工作坊第15场“科举、学堂与教育:近代中国教育转型”在交大徐汇校区召开。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委党校、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十余位学者、师生参加了本次工作坊。与会学者的学科背景跨越历史学、教育学、法学和社会学,但大家均以此教育转型为核心关照,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跨学科对话。



会议第一组两篇报告分别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两所重要学校——震旦大学和南洋公学的法科和商科的学科设置进行了研究。我院历史系任轶副教授会上作了《道器合一:震旦大学法科教育模式研究》的报告。她指出,震旦大学在法科教育中延续了法国法学重视社会学的传统,开设比较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分析和反思能力。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律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研究馆员欧七斤接着作了《南洋公学商科教育述论(1896-1907)》报告,具体讲述了南洋公学商科教育从酝酿、筹建到创办的全过程,展示了南洋公学从最初的法政教育转变为商科教育并最终转向工程教育的一系列教学方向转变中的重要中间环节。


上海市委党校讲师沈伟在评议中认为,任轶此项研究运用许多珍贵法文档案,扩展了有关震旦大学前期教学的研究论域,并建议利用成绩单、毕业生论文来考察比较法教学的影响。在自由提问环节,我院历史系蒋勤副教授则建议利用校友名录、律师公会名单等史料分析毕业生职业去向。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韩戍则对震旦大学教师提出看法,指出近代上海高校教师的职业化取向,教师基本都是公职人员兼职的问题。任轶回应认为,所谓的“道器合一”其实是法国法的一个特征,即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用法学思想理解社会问题,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


会议第二组两篇论文则对清末和民国的教育经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上海社科院蒋宝麟副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讲师陈明华分别就《清末的省界、学额与省教育经费——以三江(两江)师范学堂为中心的考察》《抗战时期浙江省龙泉县的乡村学校建设与庙产提拔》进行报告阐述。随后,我院历史系章毅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研究馆员欧七斤在自由讨论环节进行评议发言。


下午进行的会议第三组报告则分别对民国时期的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研究.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韩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超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李琳分别就《失败的整合:国民政府教育部对上海高校的院系调整》《人事制度与中国“终点型大学”之确立——近代清华教师评聘探研》《学校市:民国时期一种学生自治的实践与省思》进行报告阐述,蒋勤、蒋宝麟在自由讨论环节积极评议发言。


在最后圆桌会议阶段,会议发起人任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出席表示感谢并作简短总结。与会专家学者也表示通过本次工作坊的交流学习,发现了之前研究者多关注教育转型中的高等学府,而对民国中小学基层教育关注不足;同时,国家在教育转型中的角色,特别是在学校本身的院系布局、课程设置、经费筹措、教师引进与管理,学生国民教育等方面都还存在颇多可进一步挖掘的议题。随后,大家从各自学科背景出发,对教育史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公开档案、校藏档案进行匹配,借助量化数据库方法补充质性分析为主的研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均认为,跨学科的方法和交流,对于推进教育史研究迈向深入有很重要的作用,期待在将来再次组织类似会议,共同推进近代教育史研究迈向深入。



撰稿:赵子元
摄影:刘  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