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道生万物”与“三生万物”——“方太国学大讲堂”第十二讲开讲

2019-04-28


2019年4月24日下午,交大园中久雨乍停,荫浓鸟鸣,“方太国学大讲堂”第十二讲在人文学院100号礼堂开讲。此次讲座由董京泉教授主讲老子《道德经》。




董京泉教授曾在中宣部工作二十多年,曾任理论局副局长、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并担任多所著名高校的兼职教授。他对老子哲学思想有深入研究,所撰《老子道德经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再版),是长达百万字的巨著,被公认为是《道德经》研究的精品力作、传世之作。


董教授先介绍了他研究老子《道德经》的历程。他在阅读研究《道德经》的过程中,发现通行流传的《道德经》的章节编排混乱,上下两篇中的内容多有错位,甚至有的章节中的内容前后也不相属。董教授认为这是由于《道德经》在早期以简牍形式流传时,因章节过多而导致的“错简”。于是根据各篇章节的具体内容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结合考古发现,将地下文物与纸上文献相互对照,以世传的王弼本为底本,吸收其它古本字句的长处,对《老子》全书做了“重构”,撰成“通行本问世1700多年来的第一个重编本”——《老子道德经新编》。另外,有鉴于世人对老子思想多有误解,董教授对每一章均有辨析,新观点达160多处。




董教授认为,《道德经》一书,博大精深,自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哲学范畴或概念是三个,即道、自然和无为。本次讲座中,董教授主要介绍并阐发了老子的“三生万物”思想,也即“道”。“一分为三”实是事物的普遍现象,万物皆为“三”所生。同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的开头也说“道生万物”,可见“道”即是“三”。“三生万物”思想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运用好此方法,方可推进事业的顺利发展。


董教授还在讲座中指出,“道”的两大特性即是“自然”和“无为”,“自然”非大自然,而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无为”也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运行规律做事,正因“无为”,方可“无不为”(没有不成之事)。




老子思想素称玄奥神秘,经董教授讲解,让人顿觉茅塞顿开,两千年前的著作竟与现实关系这么紧密!讲座结束了,仍有不少听众留下来向董教授请教,董教授也继续与大家交流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的关系,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希望下次“方太国学大讲堂”能为大家带来新的解读。


        撰稿:姚大勇
       摄影:张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