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中国作家手稿与文本学术研讨会(2018)”在上海举行

2018-09-09


2018年9月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作家手稿与文本学术研讨会(2018)”在上海召开。



 

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杨庆存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杨庆存院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寄望本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推动手稿学在中国的开展和在上海交大人文学科建设中走在前沿。他还向与会专家发出合作邀请,希望通过学术研究课题的开展,延揽更多高端人才,壮大上海交大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将其建设为国内、乃至国际上一流的手稿研究中心。


本次会议主题为“手稿的形成”,由上海交大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王锡荣教授牵头组织。会上,王锡荣教授发表了《鲁迅手稿的形态及其形成》主旨演讲,对鲁迅手稿的形态进行了形态学视角的考察。上海交大符杰祥教授、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先后主持了专家学者的演讲。会上,专家学者考察了鲁迅、周作人、王文兴、白灵、路遥、丁玲、郑振铎、茅盾等作家的手稿,许多新发现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此外,专家学者还就手稿、文本、手稿学概念与名词等问题发表了相应研究成果。


最后,王锡荣教授作大会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国内外手稿研究专家带来最新研究成果,是对当下手稿学—文本生成学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体现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此次会议表明中国作家手稿与文本生成学的研究在国内已取得长足进展,成果丰硕,方兴未艾,大有可为,但在手稿学理论研究方面仍需加强。正如杨院长在致辞中所提,要建立中国手稿学的思想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此次会议也表明,手稿研究需要扩大阵线,需要各方面联手。研究者必须与征集、收藏、管理者结成同盟,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作战,共同开展手稿学研究,才能产生更大效应。此外,本次会议汇聚国内多家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史馆的代表,在中国手稿学—文本生成学的发展中,具有历史性的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理论研究与手稿管理者的深度融合,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手稿学的发展,同时与国际文本生成学界形成良好的联动与交流关系。




来自国内外18所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史馆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参会论文共计35篇。
                                                       

撰稿:傅智伟

   摄影:朱圣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