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考察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2017-11-01


10月30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精裕人文基金协办,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考察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总办公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敦煌市副市长成兆文,上海市政府外事办新闻处处长刘伟东,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原处长虞仰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教授,《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冯玉雷,华东师范大学中亚研究中心主任陆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上海交通大学精裕人文基金董事长施永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长梅雪林,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佳林,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舒宪等专家学者与特邀嘉宾相聚在交大校园,共同见证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和十三次考察成果的发布。






顾锋代表学校对嘉宾和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顾锋强调,文学人类学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目前正在发展为一个具有理论和方法创新引领作用的新学派。此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和十三次考察成果发布,可以作为我国文学人类学学术创新团队为迎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一份献礼。 




任小文肯定了十三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的成果,并感谢叶舒宪教授对上海创世神话建设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叶舒宪教授团队的这些田野调查工作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是对中华文化之源的再探索。




成兆文向大家展示了一块从敦煌带来的玉石,他表示,敦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敦煌学对学界有重要的影响,敦煌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将利国利民、惠及民众。 




梅雪林介绍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他表示,玉文化是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分的标志之一,玉帛之路的文化考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探源意义。 






叶舒宪、冯玉雷在会上介绍玉帛之路十三次文化考察成果。叶舒宪简要介绍玉帛之路考察的缘起和文学人类学学科三十年的发展(1986-2017)及其理论方法。他还特别介绍了文化大传统理论以及早于文字书写的物的文化大传统对文字产生之后的书写小传统的支配作用,相较于文化文本(大传统)而言,书写文本(小传统)仅仅是冰山一角。冯玉雷提到参加玉帛之路考察的专家们深入无人区考察,甚至几次失去联络信号,这种无私忘我的学术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王仁湘和郎树德在会上点评,充分肯定了叶舒宪教授及其团队在十三次考察中所取得的成绩。王仁湘认为,玉器的制作更为精致耗时,从信阳认同的角度来说,代表着更为高级的信仰浪潮。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精神、信仰方面的研究。郎树德提到他曾亲眼目睹叶教授团队的田野工作,对其务实的学术精神深感钦佩。十三次考察的新发现将敦煌文明与早期文明系在一起,将敦煌历史上推了2000-4000年。 

已出版的《玉帛之路考察丛书》两套共计13部书。第一辑是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年推出的7部书。第二辑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推出的,共6部书,这是专家学者、作者和记者共同完成的考察书写。丛书第二辑6种聚焦的是2015-2016年间第三次至第九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的全过程,突出调研丝路中国段在史前期的起源情况,即摸底河西走廊及黄河上游地区据今四千年以前的西北齐家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的交通关联情况。注重各县级博物馆藏文物的普查和各地玉石标本采样。阐发古丝绸之路的局部路网和支线的情况,特别是以史书中很少记录的环绕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道路为重点。 

中国人历来崇尚“化干戈为玉帛”。“丝绸之路”也一直被视为古代中国与中亚、西方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代名词。但是玉帛之路考察团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证调查基础之上,依靠第一手的新材料所做出的“玉帛之路”新探索,不断更新着人们对传统丝路的认知。因此,如何让“玉帛之路”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新品牌,进而优化中国本土话语,讲述更为精彩的中国故事,就成为整个学术团队的努力目标。基于此,“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丛书暨十三次考察成果”的发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撰稿:孙梦迪
摄影:宋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