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抗战学会会长步平、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之女梅小侃出席,并共同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揭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介绍出版过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刘佩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主持座谈会。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将东京审判全部证据资料中已被法庭认可采纳的总计3915号证据完整再现,共约三万余页,按法庭证据的编号顺序排列。同期编纂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索引、附录》由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事件名索引、文献名索引、其他名词索引等组成,并附有中英、中日词语对照表。三卷共近三千页,词条共近五万条。该书与已整理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既有交叉,又有补充,两者互补,构成系统的法庭审判文献。
朱健在会上指出,东京审判对于中国人民、中国学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以史为鉴、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也具有特殊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是《东京审判出版工程》的第二期成果,也是中外历史学界、法学界、国际关系学界和出版界普遍关心的重要成果。这套丛书不仅对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各种战争罪行及其证据进行了集中展示,也是对日本右翼否认侵华暴行的最直接、最有力的驳斥,弥补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空白。
陈力指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举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出版座谈会,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东京审判出版工程》是国家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倾力合作的重大出版项目,也是民国文献保护项目的重要成果。作为在国内首次发行的战后东京审判的第一手资料,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以及南京大屠杀核心证据的集中展现,对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罪行予以有力还击。
彭卫国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不仅成功地把多年散落在各地的文献集中起来,还编制了详尽的索引,对文献学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对出版业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两个强社的精诚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来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不断上升、不断成长,在上海出版界乃至全国出版界已享有盛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文献整理出版方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出版了大量的珍贵文献。强强联手,如此浩大的一项出版工程,将在中国的出版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步平表示,与对纽伦堡审判的熟悉程度相比,无论是民众,还是相关研究学者,对于东京审判都存在着认知和学术研究的巨大空白。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与两家出版社精诚合作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含《索引、附录》)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含《索引、附录》)是填补空白的事业。东京审判这样重要的资料不仅要保留在象牙塔里面,而且应该让更多人去了解和把握,动用学术、社会、出版社等各种力量,让东京审判研究这件事做得更深刻、更扎实。
梅小侃提到,梅汝璈是17个参加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的中国人中唯一一位留下著作的,在东京审判的研究方面开创了先河。今天,我们把资料从全世界各地搜集回来,编纂、出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并促进学术研究,是继承了先辈所开创的事业,将它发扬光大下去,令人欣慰。
韩建民介绍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的出版过程。面对重大学术和出版空白,上海交大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程兆奇教授团队对东京审判文献和论著做了广泛调查,核实了东京审判文献的收藏、出版情况,继而编纂、出版《东京审判出版工程》,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东京审判出版工程》是交大社主题出版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体现出交大出版社向思想、学术和文化交流中心转型的有益探索。
座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景平、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姚大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翟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姜复生、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管理处处长王莳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蒋尧鹏、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社长殷梦霞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三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讨论东京审判研究的现实意义,认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的出版对历史学、文献学、出版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相当积极、深远的意义,并呼吁世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作者]: 韩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