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首届“仓颉杯”汉字识用大赛圆满闭幕

2016-09-30


9月28日晚,2016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仓颉杯”汉字识用大赛决赛在人文学院100号小礼堂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丁晓萍,中文系系主任张中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潘玉坤,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平,人文学院汉语教育中心凌德祥等教授担任现场评委。


 


评委精彩点评


今年值交通大学成立120周年,作为校庆献礼,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了本次大赛。比赛自2016年3月份启动,经过5月份初赛,共有12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小学期集训阶段,最终经过评审委员会决定,遴选出10名选手,分成5支代表队进行了激烈的决赛角逐。决赛共分成语接龙、文字辨析、字体转换、汉字应用以及字谜题5大环节,从繁体字到甲骨文,从汉字辨认到汉字书写和运用,选手们优异的表现得到现场师生的充分肯定,纷纷抱以热烈的掌声。


在观众互动环节,场下师生也一展身手,将比赛推向了另一个高潮。观众还尝试着对大赛的徽标进行了解读,其中蕴含的仓颉造字、毛笔、脸谱、青铜纹饰等传统文化元素,再一次让全场观众感受到了汉字之美。

 



现场互动环节观众踊跃参与抢答


该徽标是从许多幅投稿作品中经过大众投票遴选产生的。最终入围最佳设计奖的分别是媒体与设计学院的颜欣雨、物理与天文系的顾琳慧、人文学院的闫婧婧同学。

 

大赛徽标


本次决赛采用机器计分与评委现场评分综合制。根据最终得分,外国语学院庄若语与人文学院张天阳获得了最佳表现奖;人文学院邹凌青、钟语恬获得了一等奖;二三等奖分别由倪淑婷、沈依灵等同学获得。



丁晓萍副院长为最佳表现奖获得者颁奖


汉字同源,文化同根。汉字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汉字识用大赛旨在以汉字文化搭桥,增强交大学子对汉字的亲近感与文化认同感。同时,举办本次大赛,在推动交大学子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提升交大学子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评委与选手现场合影


撰稿:章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