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左联文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2025)顺利举办

2025-11-04

为系统梳理左联文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深入阐释左联文论的发生脉络、核心内涵、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推动左翼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推进,“左联文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2025)于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河南大学(开封)成功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河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左联’文论及其资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同承办,汇聚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学术发展。



11月1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河南大学小礼堂隆重举行。河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波主持开幕式,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新军致欢迎词。武新军教授详细介绍了河南大学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文学院的建设成果,强调了左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左联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厚渊源。他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挖掘左联文论丰富内涵,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以书面形式致辞,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左联’文论及其资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王锡荣代为宣读。吴俊教授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梳理了左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左联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代表性文学团体,呼吁学界应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深化左联文论研究。他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及人文学院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强调本次研讨会是近年来首个聚焦左联文论、且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学术盛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研讨会设置了两场主题发言和三场小组讨论。与会专家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发言内容紧扣会议主题,亮点纷呈,前沿观点相互碰撞,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会议发言涉及了文本细读、理论辨析、历史考据、个案讨论、跨文化比较等研究路径;研究对象集中且深入,主要包括了鲁迅、瞿秋白等左联文论建设的关键人物的思想实践,左翼文化运动的典型文学现象和重要文学论争,左翼文学运动中的主要艺术形式,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转译、传播和再阐释的过程等具体方面;研究内容广泛且具体,涵盖了现实主义理论的深化、“文艺大众化”的多维探索、阶级意识与民族话语的交织、左翼知识分子的身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化阐释与左翼视觉艺术形式等。


11月2日上午,研讨会闭幕式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举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符杰祥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王锡荣教授作学术总结。王锡荣用“高聚焦”“高质量”“高亮度”概括本次研讨会:参会论文与会议主题深度契合,紧扣研讨目的;论文整体质量优异,论证严密、史料扎实;论文观点新颖独到,拓展了研究视野与范式,为相关领域开辟了新的学术生长点。



左联文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2025)集中展现了左翼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前沿话题,深入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左翼文学的理论架构、主体内容、形成机制、发展过程和历史影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提炼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导向,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历史依据。


撰稿人:路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