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研究数据中心教授、著名语言学家潘悟云主讲的“东百越语和南海方言岛”学术讲座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教一楼110会议室顺利举办。讲座由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长聘教授郑伟主持,校内外40余名师生参加了该讲座。
潘悟云结合其主持翻译的《修订汉文典》《原始汉语与汉藏语》等经典著作,以及近年来在演化语素分析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论证了东亚语言关系语素研究的学术价值。他特别指出,语言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文明演化的“活化石”,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可重构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路径。这一视角为历史语言学与考古学和遗传学的深度合作开辟了新方向。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方言多样性对语言演化模型的影响”“跨学科数据整合的技术挑战”“语言演化与华夏族群认同的关系”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潘悟云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强调需以动态视角看待语言与文明的共生关系,并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探索前沿技术手段在传统人文研究中的应用。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沪交ICP备20101064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人文学院
截止今日 15:01 网站浏览量统计:153866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