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学术研讨会于3月22日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编辑部、《国际中文教育前沿》编辑部共同协办,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袁玉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程爱民,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副院长王骏,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张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黄卫,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爱菊、党委书记雷世富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共有5场主题发言、6场分论坛研讨,来自70多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教师参会。
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袁玉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张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黄卫分别致辞。
齐红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文化理念、社会实践和情感交流,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融入中国的工作经验,并强调,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第一场大会主旨发言由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程爱民教授主持。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姜锋从区域国别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国际热点问题,分析了来华留学教育与区域国别研究的互动关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作了题为《推进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内涵发展,助力“留学中国”品牌和能力建设》的报告。
大会第二场发言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院长蔡红主持。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爱菊系统介绍了武汉大学构建的“三层进阶”国情教育课程体系,“1+1+1”短期班国情教育模式,以及“三位一体”国情教育实践基地等创新实践。西南大学西塔学院党委书记刘猛分享了“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认知情况调查报告”。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吴鹏以“感知·认同·传播”为题详细介绍了江苏大学创新构建的“1234课程体系”(1条主线、2门主干课程、3门限选课程、4个品牌活动)。
本次研讨会共设六个分论坛。各分论坛主持人就政策体系与教育理论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形象传播研究、数智赋能与技术创新研究、省情校情与特色课程研究、人文传承与共情表达研究、数学设计与队伍建设研究等议题分享了各分论坛报告人的主要观点和讨论情况。
闭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许峰主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汉语部副主任杨莹雪展示了外教社汉语部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的长期努力和成果。《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编辑部主任张斌介绍了集刊情况。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雷世富代表主办方向全体参会代表、向支持研讨会的同仁及会务人员致以衷心感谢,并高度评价了会议取得的成果。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沪交ICP备20101064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人文学院
截止今日 15:02 网站浏览量统计:153866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