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2024年纪念5·20国际计量日联合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

2024-05-20

5月15日,“2024年纪念5·20国际计量日联合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全国计量文化与科普资源创新基地与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剑峰,科技信息处副处长罗旻泓,办公室副主任徐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陈峰全国计量文化与科普资源创新基地主任关增建,全国计量文化与科普资源创新基地副主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何琳,人文学院副院长韩振江、蒋勤,历史系主任李玉尚,基地管理建设办公室主任符颖光启天文台刘成则、黄芳,计量史团队董煜宇、萨日娜、关瑜桢,以及来自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各检测中心和技术研究院的15名技术骨干,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的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计量历史文化与计量前沿技术进行交流探讨。



齐红致欢迎辞她指出,202210月,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分别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批授予的“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称号,这是国家对我们两家单位长期以来进行计量文化建设和计量科学普及工作的高度认可。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计量检定专业机构之一,历史悠久,在计量工作和计量科普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各位专家在计量一线开展工作,有很强的技术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及科普工作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由人文学院计量史研究团队、分析测试中心科普团队和物理天文学院的天文科普团队三部分组成,基地的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活动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上海交通大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人文学院肩负历史重任,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的设立,有助于促进人文学院的新文科建设,促成我们建设目标的实现。希望以此次联合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双方加强合作,彼此多走动、常沟通,勤交流,共同推动计量文化建设、普及计量科学知识、促进计量学术交流为新时代中国计量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张剑峰在致辞中指出,今年5·20国际计量日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中国特别主题是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计量既是控制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基础,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有长期深厚的合作基础,在科研项目联合申报、计量专业人才培养、计量科普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推进多学科、宽领域的合作。




在计量技术论坛环节,关增建教授作了题为“现代计量起源与发展”的主旨报告,阐释了现代计量从古代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到近代科学革命之后诞生发展的历程,探讨了现代计量诞生的科学及社会基础,计量标准的选择,计量体系的建立等计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分析并展望了当代计量发展以及国际计量日的由来和发展。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与电离辐射计量技术研究所刘刚博士做的报告“核酸分析计量溯源研究和应用”,结合具体案例,阐释了生物计量的技术创新的具体历程及重要意义。萨日娜教授所做的报告宋代刘承珪发明的戥子秤及其域外流传”,以中国古代发明的精密仪器“戥子秤”为例,结合具体器物,探讨了其计量技术特征及域外的流传。




刘成则副教授分享了光启天文台的天文科普经验,并对上海交大正在推进建设的青海冷湖基地“JUST ”天文望远镜做了介绍。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生李琳媛的报告“以斛管量斗:晚清北方民间量器的容量折算”,通过量化史学的方法探讨了晚清北方民间计量器具的容量问题。黄芳老师的报告“从伽利略到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历史与未来”,阐释了天文望远镜发展的来龙去脉。与会人员参观了光启天文台,听取了有关科研科普工作的专业讲解。



进一步加强计量专业技术交流合作是本次论坛交流重要主题。在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的参观交流环节,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何琳与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薛民杰分别介绍了双方在计量工作的取得的重要成就及技术特色,与会学者围绕计量技术及计量管理问题热烈交流。



陈峰与张剑峰代表双方单位会议总结共同宣布会议圆满成功双方就联合实验室申报、计量技术合作、计量人才培训、计量标准制定、计量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等具体工作达成了协作意向


撰稿董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