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动态
人文动态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怡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2023-11-26


11月22日下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应邀来访我院作题为“鲁迅与“青年必读书”的学术讲座。人文学院师生、访问学者20余人参加讲座及交流,讲座由人文学院吴俊教授和龙其林长聘副教授分别主持。


李怡教授


1925年,《京报副刊》向社会各界征集“青年必读书”,但鲁迅的推荐书目却引发了一场争论,原因是他未推荐书目却写了一封短信:“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鲁迅究竟出于怎样的意图而倡导对“中国书”的批评呢?历来众说纷纭。李怡教授以鲁迅对于现代传媒的基本判断入手,重新审视这一历史现象,从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传媒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全新解读。



讲座现场


李怡教授认为,过去人们在处理鲁迅“青年必读书”事件时从大语境角度出发,将其视为新文化进程与旧传统之间的一次激烈对抗,这固然有其价值,但却无法解释鲁迅为朋友许寿裳之子开具推荐书目时又非常认真地开列了许多传统文化典籍。李怡教授指出应该从小语境出发,将鲁迅的“青年必读书”风波看成是一次媒介事件。孙伏园为了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制造了一次舆论事件,鲁迅被卷进其中。鲁迅一方面认为报刊是输入现代文明之利器,但另一方面则对于现代传媒持有怀疑态度。鲁迅意识到报纸征求到的各种具体专业的书籍,在客观上存在将年轻人带到了一个重言忘行,或受制于现有知识结构而忽略了更大的创造和批判的追求,因此他通过俏皮话性质的短信,对“青年必读书”一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鲁迅看似偏至的语言表述中,隐藏着他对于社会现象和时代问题的深刻领悟。


张中良教授和符杰祥教授


丁晓萍副教授和王宇平副教授


吴俊教授和龙其林长聘副教授


在交流环节、张中良教授、符杰祥教授、吴俊教授、丁晓平副教授、王宇平副教授、夏伟副教授及博士生等纷纷发表观点,现场气氛活跃。此次讲座拓展了学院师生的眼界和思维,使大家对于如何从寻常现象中发现问题、从阅读原始报刊找到选题、从小语境视角还原当事人的人生经验,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发现。




嘉宾介绍:

李怡,先后任教于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四川大学,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作为方法的民国》《文史对话与大文学史观》等。


撰稿:龙其林
摄影:薛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