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姓名:陈婷珠
职称:教授

联系方式:tingzhuchen@sjtu.edu.cn

研究专长:对外汉语和汉字教学、古文字学

开设课程:公选课:《中国文化概论》 精读:《初级汉语综合》、《高级汉语综合》 口语:《初级汉语口语》、《高级汉语口语》 汉字:《汉字与文化》选修课 其它课程:《社会语言学》研究生课程、《中国文化》研究生课程


陈婷珠,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历,女。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信息化、传统艺术文化创意。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考古与文物》等核心刊物发表过数十篇学术文章,专利2项,独著1部,获“国家百篇”提名奖,获上海市教委“晨光学者”“王懿荣甲骨学奖”。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和上海市级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课题建设,所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等奖。


有关学术著作与参编情况如下:

[1]. 参编《戴家祥文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第二作者)

[2]. 参编《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文字网”关联书系》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3]. 参编《晏子春秋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8.9(第二作者)

[4]. 参编《戴家祥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第二作者)

[5]. 专著《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陈婷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

[6]. 参编《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陈婷珠.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2(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第二作者)

[7]. 参编《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第一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

[8]. 参编《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第二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

[9]. 参编《古文字释要》.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9

[10]. 参编《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

[11]. 参编《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

[12]. 参编《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2(第二作者)

学术文章具体如下

[1]. Zijian Chen, Tingzhu Chen∗, Wenjun Zhang, Guangtao Zhai∗.OBI-BENCH: CAN LMMS AID IN STUDY OF ANCIENT SCRIPT ON ORACLE BON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SCI顶级会议).2024.12.05(通讯作者)

[2]. 陈婷珠.《殷契文渊》OBC306数据集校订[J].汉字文化,2024,(05):93-95.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4.05.027.

[3]. Hong T,Wang L,Fan Zh,Chen T.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Interplay with Motivation and External Educational Fact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2024,5(3).DOI:10.46451/ijclt.20240301.(通讯作者)

[4]. 陈婷珠,刘志基.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甲骨文识别[J].中国文字研究,2023,(01):1-13.

[5]. Chen, T, Wang X, Li D, and Jin D. "Reading-based recogni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 eye-tracking study." 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中国文字》) 6.3 (2022): 211-220.(Scopus,排名第一,国际学术季刊)

[6]. 陈婷珠.汉语二语学习者的手写汉字与键盘输入汉字态度的调查研[C]//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Summary set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n-Charact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Humanities;,2023:1.DOI:10.26914/c.cnkihy.2023.101967.

[7]. 吴金鸿,施依,陈婷珠,等.3D打印技术在未来食品加工业中的机遇与挑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1,55(S1):97-99.DOI:10.16183/j.cnki.jsjtu.2021.S1.003.

[8]. Chen T , Qian Y , Pei J ,et al.A study on encoding-based oracle bone script recognition[J].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中国文字》), 2020, 4(4):281-290.DOI:10.1177/2513850220952890.(Scopus,排名第一,国际学术季刊)

[9]. “有的+VP”结构.海外华文教育.2020

[10]. Dual-View Oracle Bone Script Recognition System via Temporal-Spatial Psychovisual Modulation.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Retrieval.2020(EI)

[11]. 陈婷珠等.基于编码的甲骨文识别技术研究[J].中国文字研究,2019,(01):1-12.

[12]. 陈婷珠.基于SIFT演算法的甲骨文识别实验——以《小屯南地甲骨》为例,台湾高文出版社,2019.9

[13]. 陈婷珠.《汉典》字形献疑.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2017

[14]. 陈婷珠等.《甲骨文字形表》异体字初步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4,(01):101-111.

[15]. 陈婷珠等.《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中的异体字整理与研究[J].华夏考古,2013,(02):119-129+139.DOI:10.16143/j.cnki.1001-9928.2013.02.006.

[16]. 陈婷珠等.《甲骨文字形表》摹写失误举例[J].古汉语研究,2011,(03):37-47+95.

[17]. 陈婷珠等.《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中的异部误增[J].汉字文化,2010,(02):64-68.

[18]. 刘志基,陈婷珠.《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收录缺失拾零[J].辞书研究,2008,(04):58-66+74.DOI:10.16134/j.cnki.cn31-1997/g2.2008.04.010.

[19]. 陈婷珠.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0]. 陈婷珠等.《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勘误[J].中国文字研究,2006,(00):144-146.

[21]. 陈婷珠.甲骨卜辞“賓”字句的类型分析与“賓”字意义探讨[J].中国文字研究,2005,(00):42-49.


授权专利

[1].专利号ZL202030398468.7,2021.2.9排名第一
[2].专利号ZL202030403735.5,2021.1.1排名第一
[3].《基于投影法的古文字自动切割与识别方法》(申请号 202310446305.4,排名第一),国家专利局,实质审查

[4].《一种基于多图像来源的甲骨文识别方法》(申请号CN202410160595.0,排名第一),国家专利局,实质审查

[5].《基于通道注意力和字形聚合的甲骨文去噪方法》(申请号CN202411544444.1,排名第一),国家专利局,实质审查

 




在奖励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1]. 2025年,所主持课程《海派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获全国100门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奖。

[2]. 2024年,主持《“洋面孔”讲上海故事:我在上历博做导览员》入选市委宣传部《老外讲故事·中华文化圈粉记》,列在该系列的第五期,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最佳海外传播的上海文化品牌最佳案例。

[3]. 2024年,《遇见中国》获交通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奖

[4].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首批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重要成员)

[5]. 2019年,独著进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

[6]. 2019年,获王懿荣甲骨学奖优秀奖,获奖成果:《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

[7]. 2019-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年度考核优秀2次,良好1次

[8]. 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学院兼职思政教师考核中获良好

[9]. 2015年,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成果:面向留学生的全英语中国文化公共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10].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11].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年度考核优秀

[12]. 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学者”称号。

[13]. 《中国异体字大系》(第二作者)获上海市第9届哲社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14]. 《古文字诂林》获第八届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15]. 《甲骨文今译类检》获第十四届桂版优秀图书二等奖。

[16]. 博士毕业论文获“全国百篇”提名奖,并获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17]. 2022年,指导学生获奖: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市)优秀奖,获奖成果:面向汉字教学的甲骨文字语义透明度研究

[18]. 2020年,指导学生获奖: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市)优秀奖,获奖成果:汉语二语者社会阅读模式的初步研究

        [19].2019年,指导学生获奖: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创计划”)优秀奖,获奖成果:基于算法的原始拓片图像分割研究——以甲骨拓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