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中文系
姓名:龙其林
职称:教授

联系方式:longqilin670@sjtu.edu.cn

研究专长: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中国文学研究图文互文现象、转型期中国文化与文学等

开设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生态文学选读》《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歌曲歌词鉴赏与文化分析》《中国近现代小说与文化思潮》《海洋》《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

龙其林(1981.10—),男,湖南祁东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先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澳门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进行访学、交流,主要从事晚清至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转型期中国文化与文学等领域的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世界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员、中国茅盾研究会会员、山东大学生态人文学研究团队特约研究员等。先后入选“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首批羊城青年评论家、广州大学杰出人才、广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等迄今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方文坛》《江汉论坛》《文艺争鸣《学术研究》《中国电视》《当代文坛》《小说评论》《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中国文学研究著作图文互文现象刍论》等6部,出版随笔小说文集《拒绝在沉默中遗忘》;成果多次被《中国文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全文转载、摘编,荣获中国文联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短评作品、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等20项课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给全日制博硕士生、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史》《中国当代生态文学选读》《中国近现代小说与文化思潮《海洋》《中国现当代流行歌曲歌词文化鉴赏与写作》《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经典导读》中国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文学》《新媒体文化研究》《20世纪中国都市文学》《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等课程。

龙其林:《中国文学研究图文互文现象刍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龙其林:《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龙其林:《文学的传统与嬗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及研究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龙其林:《自然的诗学: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龙其林:《社会转型与文学想象——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现象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龙其林:《大众狂欢——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透析》,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赵树勤、龙其林、李永东:《蜕变与守望:比较视域中的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

李思清、龙其林、冷川:《南中国海研究文录:近代文学的连通地气与吸纳西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赵树勤、龙其林:《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景观》,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
梁振华、龙其林:《权力那些事儿:肖仁福笔下的权力江湖》,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年。

龙其林译:《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精编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

龙其林:《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工业化书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

龙其林:《在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之间寻求平衡——以豆瓣文艺批评为中心》,《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1期。(CSSCI)

龙其林:《 “人道主义”论争与当代文学观念嬗变》,《文艺争鸣》2023年第6期。(CSSCI)

龙其林:《中国文学研究的图像史学实践及趋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2期。

龙其林:《中国文学研究的图像史学实践及趋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

龙其林:《中国文学研究的图像史学实践及趋势》,《学术研究》2022年第12期。(CSSCI)

龙其林:《郑振铎图文互文著作编撰实践与图像史料观刍论》,《贵州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CSSCI)

龙其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恶托邦叙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CSSCI)

龙其林:《从“插图”到“图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中的图文互文类型、时空建构及问题》,《文学评论》2015年第4期。(CSSCI)

赵树勤、龙其林:《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兼论<瓦尔登湖>及其外来文学影响》,《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CSSCI)

龙其林:《王晓平<追寻中国的“现代”>刍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4期。(CSSCI)

龙其林:《论中国文学图像史料学的建构》,《南方文坛》2018年第3期。(CSSCI)
龙其林:《非人类中心膜拜、生态批评泛化及思想主题癖——对当前国内生态文学研究中常见问题的批评》,《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CSSCI)
龙其林:《美术图像史料与中国文学图文互文研究著作的意义建构》,《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3期。(CSSCI)
龙其林:《从空间图像到文学地图——中国文学图文史著中的地理史料、地图观念及互文经验》,《学术研究》2016年第8期。(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6期摘编)
龙其林:《高校知识分子的价值裂变与精神救赎》,《中国电视》2016年第5期。(CSSCI)
龙其林:《从他者到本位:中西生态文学伦理的现代转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CSSCI)
龙其林:《杨义图文互文文学研究思想综论》,《江汉论坛》2014年第10期。(CSSCI)
龙其林:《生态灾难与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的类型书写》,《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CSSCI)
龙其林:《为溃退的自然见证——D.H.劳伦斯诗歌的生态叙事》,《北方论丛》2012年第4期。(CSSCI)
龙其林:《困惑与迷失:中国当代官场小说的叙事误区》,《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1期。(CSSCI)
龙其林:《侠义文化精神与肖仁福小说》,《当代文坛》2010年第2期。(CSSCI)
龙其林:《苦难的承担与救赎的温暖——读次仁罗布的短篇新作》,《小说评论》2009年第5期。(CSSCI)
龙其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中图文互文实践缺陷刍议》,《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中西生态文学经典的时间差异与文明经验》,《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70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人的常与变》,《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赵树勤:《茅盾自然主义的创作实践与认同危机——以<子夜>为中心》,《理论月刊》2017年第1期。(扩展版CSSCI、北大核心) 
龙其林:《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类型初探》,《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扩展版CSSCI、北大核心,《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
龙其林、聂淑芬:《语言乌托邦里的自然哲思——沈河生态诗歌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湘西南地域的描摹与民族精神状态的省思——肖仁福小说创作论》,《创作与评论》2012年第3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插图与配文之关系及类型探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地理经验、宣传策略与宗教立场——试析<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对南中国海地区历史文化的记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赵树勤:《文化影响与生态对话——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中的西方生态文化因素及其本土转化》,《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生态小说:如何突破瓶颈与回归精神本位》,《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第12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环湖崩溃>与当代生态小说的可能性》,《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扩展版CSSCI)
龙其林:《近代广州的城市观察与社会想象——以近代岭南报刊为考察中心》,《青年记者》2018年第18期。
龙其林:《大地乌托邦的记忆者——切•米沃什诗歌的生态意识》,《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龙其林:《“知识付费”背后的营销焦虑》,《青年记者》2017年第4期。
龙其林:《澳门的历史与澳门的历史书写——兼论澳门史著的“文化使命”及其他》,《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龙其林:《历史的肉身——<铁血兄弟>的叙事策略》,《中国作家(影视)》2013年第10期。
龙其林:《从神话复归到文明反思——当代中西生态文学中的神话叙事》,《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龙其林:《自然诗性与艺术哲学的巧妙融通——论侯良学的生态诗歌创作》,《名作欣赏》2012年第3期。
龙其林:《中文专业新闻类选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青年记者》2018年第20期。
龙其林:《自然现场比生态隐喻更重要——读华海生态诗歌》,《名作欣赏》2012年第7期。
龙其林:《时代剧变中的自然凝思——华海生态诗歌论》,《芒种》2015年第4期。
龙其林,钟丽美:《图像时代与文学研究变迁——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著作图像情境性问题反思》,《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20年第6期全文转载)

龙其林:《工业化生产浪潮与中国生态文学的全球危机书写》,《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转摘)

龙其林:《曹林时评的附加值、写作技巧与时代使命感》,《阴山学刊》2022年第5期。

龙其林:《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工业化书写》,《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扩展版CSSCI)

一、主持科研项目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当代报章文艺副刊整理与研究(1949-2022)”子课题“香港当代报章文艺副刊的报网合一与国际传播”(编号:22&ZD276),主持;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书写研究”,主持;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研究”子课题“当代文艺新发展与前沿性文艺理论问题研究”(编号:18VXK007),主持;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学导论”(编号:18FZW076),主持;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编号:13FZW051),主持;
2020年度广州大学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史稿”(编号:YM2020009),主持;
2020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岭南文化视野下的近代粤港澳大湾区雏形——近代岭南中英文报刊中的粤港澳交流史料整理及研究”(编号:2020GZGJ197),主持;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态批评的理论问题及其中国化研究”子课题“地球话语与文学研究的行星视野”(编号:19JJD750005),主持;
2017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异域想象与文化记忆——《广州大典》与近代岭南传教士报刊广州城市史料对照研究”(编号:2017GZY19),主持;
2017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近代中英文报刊中的广州城市史料整理与研究”(编号:2017GZYB77),主持;
2017年度广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图像史料学的建构——中国文学史著及其研究著作中的图文互文实践与方法探析”(编号:BJ201717),主持;
2015年度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图像叙事与文化记忆——中国文学史著中的图文互文现象研究”(编号:YQ2015129),主持; 
2016年度广州市社科联羊城青年学人项目“中国文学研究图文互文著作的资料整理与文献研究”(编号:16QNXR28),主持;
2017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中国生态文学的地理分布、现代性焦虑与中国形象的建构”(编号:[2017]3105),主持。
2012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影响与重构:广府文化视野下的晚清岭南报刊研究”(编号:GD12XZW04),主持。
2014年度广州大学青年文科博士创新团队项目“生态灾害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编号:201404XSTD),主持;
2012年度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育苗工程项目)“现当代文学史著中的图文互文研究”(编号:2012WYM0109),主持;
2013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府文化’与‘广州叙事’——近代广州中英文报刊研究”(编号:13G24),主持;
2015年度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文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1201533248),主持;
2013年度广州大学“广大精神”校内专项研究重点课题“民国时期私立广州大学文化精神研究”,主持;
2011年度国家语委重大项目“中华经典教育与语文素质、语文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研究”子课题“中华经典教育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实践与研究”(编号:ZDA125-3),主持;
2011-2012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西方生态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创作的关系研究”(编号:ZS11010),主持;
2011年度广州大学青年博士专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插图与配文之关系及类型研究”(编号:LQL1-1015),主持;
201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普通高校比较文学专业课程本科教学创新研究”(编号:2010tjk206),主持;
2010年度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课题“俗信仰与当代中国作家小说创作关系研究”,主持;
2010年度广州大学人才引进项目“民俗信仰与中国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关系研究”,主持;
二、部分荣誉

入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欣学者”(2023,独立)
入选中国文联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2022,独立);
入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1,独立);
入选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独立);
入选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独立);
入选广州大学大学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2020,独立);
入选广州市评论家协会“首批羊城青年评论家”(2019,独立);
入选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第十);
入选广州大学杰出人才(2017,独立);
入选广州大学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7,独立);
入选广州大学优秀教师(2017,独立);
入选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7,独立) ;
入选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2017,第三);
入选广州大学第七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第三);
入选“广东特支计划”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2016,独立);
入选广州大学十佳学术新锐(2016,独立);
入选广东省首届网络媒体展示节“微话校园”网文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指导老师(2016,独立);
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15,独立);
入选广州市党的建设学会2015年度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2015,独立);
入选光明日报社“濠江杯”“逐梦中国·我的读书故事”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2015,独立);
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12,独立);
入选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2011,独立);
入选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2010,独立);
入选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7,独立);
入选湖南省优秀毕业研究生(2007,独立);
三、学术兼职
教育部人事司评审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和结项鉴定专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和结项鉴定专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结项鉴定专家;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员;
中国茅盾研究会会员;
山东大学生态人文学研究团队特约研究员;
深圳大学故宫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广州市黄埔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光明日报》评论版特约撰稿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审稿专家;
《鄱阳湖学刊》审稿专家;
《阴山学刊》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