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中文系
姓名:刘元春
职称:副教授

联系方式:liuyuanchun@sjtu.edu.cn

研究专长:字样学、石刻文字文化研究、域外汉字学

开设课程:《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文化》《出土文字研究》《大学语文》《核心阅读》(Ⅰ、Ⅱ)《汉语应用文写作》《高级汉语阅读》(1、2)《应用文写作》《汉语写作》《古代汉语》《古汉语选读》《阅读与写作》《学术写作、规范与伦理》

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独立:

《海东金石文精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5

《中文阅读深化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5

《应用文写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5

《日本明治时期汉文辞书·公文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

《汉字文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中文阅读提高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

《隋唐石刻与唐代字样》,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参编: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索引卷》(全3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24年。(第二编著)

《땅띠중국어》,韩国신아사出版社,2019.(中方作者)

《<宋本玉篇>标点整理本:附分类检索》,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第二编著)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韵书卷第一册·东国正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第三编著)

《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词典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参编)

《中中韩词典》,韩国·首尔·语文出版社,2015.

《日本明治时代汉文辞书汇刊·玉篇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参编)
《中韩传统字书汇纂》,九州出版社,2017年。(参编)
《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参编)

《异体字典大系·楷书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参编)

《中古汉字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参编)




《堪舆、宗法、正统性:海东碑志程式对近古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第33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5年12月.

《韩国金石文的类型与特征》,《中国文字研究》第4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5年12月

《正字运动对颜真卿书法实践影响管议》,《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第25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6月,p65-73.

《HI+AI自适应学习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25(12)

《本科培养体系中前期导师制的维度及实施策略研究》,《教学学术》2025年第10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5年12月.

 《朝鲜王朝碑石书迹拓印史初探》,《中国文字研究》第29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96月,p209-216.

 《海东金石文字研究价值刍议》,《郑州师范教育》,201812),p74-79 .

《“张参”生平及<五经文字>流传问题考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Vol.26p99-108.

<韩国金石文集成>释文商榷》, 韩国《汉字研究》第19辑,韩国汉字研究所,201712月,p221-232.

《南北朝隋唐石刻中的时间介词“去”》,韩国《汉字研究》第17辑,韩国汉字研究所,20174月,p65-78.

<五经文字>部次特征》,《励耘语言学刊》总25辑(2016年第3辑),2017.05,学苑出版社,p276-288.(第一作者)

《面向理工科学生的中文类通识课建设理念新探——以上海交通大学汉字文化课为对象》,《郑州师范教育》,20171),p30-32.

<新字典>“俗……误”“俗……非”术语初探》,《中国学》第56辑,2016.09.30p47-60.

《字样学“通字”新诠——以<干禄字书>为中心》,《古汉语研究》,20163.

<干禄字书疏证>与罗振玉早期文字学思想》,《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614.

《隋代楷字的定位及地位——兼论汉字的断代与分期》,《中国文字研究》第22辑,大象出版社,201512.

《楷字石刻整理中的两个问题》,韩国《汉字研究》第11辑,韩国汉字研究所,201412.

《武周新字研究综述》,《中西文化交流学报》第五卷第2201312.

《浅析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学之关系》,《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第28辑,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20122.

 《中国历代书同文论略》,韩国《CHINA研究》第13辑,2012.

《字样学及研究价值论析》,《社会科学家》,201111.

《唐隶用字初探》,《中国文字研究》第13辑,2010.

《略论马王堆帛书<周易>通假字的类型与传承》,《广西社会科学》20088.

《海峡两岸字样学研究三十年》,《汉字文化》,20085.

《马王堆帛书<周易>通假字例释》,《中国文字研究》第9辑,2007.




2025年第七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在评)

2025第五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副高组第一名

2023年度上海市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汉字文化”

2023年度上海市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2023第五届上海市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大学教师组二等奖

2022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特等奖(“汉字与中国文化”)

2022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唤醒审美想象,涵养文化自信——新文科理念下的中文学科‘专通融合’探索与实践”(排名3

2021年新华思政示范课程

2021年新华思政经典案例

2021年新华思政优秀名师

2021FDW教学技能引导员资格国际认证、MATE评议专家

2019ISW教学引导员资格国际认证

2020年上海市教委“一流课程”“汉字文化”

2020年第七届上海市教师书法和板书大赛二等奖

2020年上海市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组二等奖

2017-2019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汉字文化”(结项优秀)

2018年第二十一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宋本玉篇(标点整理本)·附分类检索》,上海书店,2017(排名2)。

201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模式”(排名第四)

教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汉字与中国文化”(报送在评)

2025自适应学习驱动HI+AI双师课程重构,上海市教委“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项目库(候选在评)

2025上海交通大学“AI+教育教学”优秀案例“HI+AI:翻转字里乾坤”(类型:HI+AI课程)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文化共生、跨界融合、实践赋能——新文科视域下汉语言文学“化合式”育人改革的三维路径)排名4

2025年校级本科优秀教材二等奖《汉字文化导论》

2025年校级本科立项教材《中文阅读提高教程》(新形态教材)、出版基金教材

2024年校级本科立项教材《应用文写作》、出版基金专著

2024、2023、2022、2021、2020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年终考核优秀奖

2024年“三大卓越奖励计划”教学系列“卓越-副教授”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2023-

2023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人文分中心“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023年第二十四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特等奖(成员)

2024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博约相济 科艺融合:人工智能时代人文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排名5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汉字文化”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知华友华”目标导向下的国际学生“中国语言文化”类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排名6

2021-2022年度教学竞赛团队贡献奖

2020年第五届青教赛优秀组织奖

2021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指导教师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三等奖

2019年第四届青教赛团队贡献奖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学术创新奖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三大卓越奖励计划”教学系列“卓越-副教授”资助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一流课程”“汉字与中国文化”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一流课程”“汉字文化”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优质课程“汉字文化”

2019届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TOP 1%)指导教师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立足文化寻根,激发通识教育活力:汉字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提名奖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一等奖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人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组一等奖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能手奖、

201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排名3

2016年上海市第二届大学生汉字听写大会团体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留学生公共汉语课及教材、教学资源建设”(排名第三)
2016年、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最受欢迎教师”荣誉称号
2016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6、201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周修典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语文》的深度开发与建设”(排名第三)
2015年第二届两岸大学生汉字技能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兼领队,国台办主办)
2015年首届上海市大学语文教学比赛“古代组”三等奖
2015年、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二等奖
201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卓越教师奖”二等奖
2011年度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中文系导师制活动”团体



承担: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

2019年上海哲社冷门“绝学”研究专项

2019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C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

201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

2011年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

2019上海交大文科科研创新培育项目

2017-2018年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FASInternational Scholar Exchange Fellowship(国际学术交流支援事业)

2025年课程建设项目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设计师培育专项(CTLD25TD0006)

2025年教学发展中心2025年教学创新专项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人工智能赋能(AI+)

2024年首批“AI 教师 + HI 导师 ”课程变革计划项目(CTLD24H0004)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专项“汉字文化”(CTLD22AIP0028)

2017年教学发展基金D1

201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结项优秀)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基金B1类

兼任:

20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项目助理

参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基于出土文献语料库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字与文化研究”
上海市哲社科学规划课题“楷字发展及资源调查”所辖子项目“隋唐五代石刻楷字资源库”
唐宋字书收字时间层次研究”所辖子课题“字样类唐宋传世字书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