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dengphilo@126.com
研究专长:1)哲学史研究:当代法国哲学,早期近代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等; 2)哲学研究:生命哲学,精神哲学,形而上学,技术哲学等
开设课程:本科生课程:西方哲学史(通识核心课程)、哲学的世界、西方哲学经典导读 研究生课程:法国哲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
联系方式:dengphilo@126.com
研究专长:1)哲学史研究:当代法国哲学,早期近代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等; 2)哲学研究:生命哲学,精神哲学,形而上学,技术哲学等
开设课程:本科生课程:西方哲学史(通识核心课程)、哲学的世界、西方哲学经典导读 研究生课程:法国哲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
个人简况:男,2012年10月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3年起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学术座右铭:独往而深造自得,优游于玄理之域(徐梵澄语)
专著《身心与绵延——柏格森哲学中的身心关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
专著《绵延与生命——柏格森与康吉莱姆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
译著《巫师苏格拉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译著《爱的多重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译著《论德国古典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
译著《思想与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与李成季合译,第一译者)
译著《黑格尔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与李成季合译,第二译者)
译著《走向生命的现象学——米歇尔亨利访谈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
(1)“论柏格森的自然哲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2)“天地人贯通之道:试论跨文化哲学比较如何可能”,《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CSSCI)
(3)柏格森对身心平行论的批判,《自然辩证法通讯》(CSSCI),2015.4
(4)从绵延到延异——德里达对柏格森的批判性推进,《厦门大学学报》,2015.5(CSSCI)
(5)生命进化与宇宙意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现代哲学》(CSSCI)(2016.01)
(6)布朗肖和巴特论作者之死,《当代作家评论》CSSCI源刊 (2016.08)(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永不停止的对话——德里达关于诠释问题与伽达默尔的对话与分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02)(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8)论马里墉和巴迪欧的事件概念(《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CSSCI)
(9) 从总体义务到开放道德——论柏格森的道德哲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
(10) 寻找真正的时间:海德格尔对柏格森的批评,《学海》2018年No.5
(11) L‘écriture, le Dao et la formation: La conception de l’Ecriture chez les confucianistes de l‘époque des Song, in Le Beau, Le beau: Actes du XXXVI congrès de l'Association des Sociétés de Philosophie de Langue Française, Iasi (Romania), 2018(法文论文)
(12)邓刚:作为一种境界论的精神哲学——试析徐梵澄的哲学,《世界宗教文化》,2019.05(CSSCI)
(13)邓刚:自身技术与精神哲学——境界论视野下对西方哲学发展脉络的若干考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CSSCI)
(14)康吉莱姆的技术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01(CSSCI)
(15) 开放社会与万物一体——柏格森与宋明理学的理论对话,(邓刚、王昌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1
(16) 走出决定论的困境——论柏格森的自由观,《理论界》,2021.05
(17) 柏格森论“生的永恒”,《生命哲学研究》2021年第1期(总第1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18),《康吉莱姆关于反射概念的科学史考察及其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通讯》,2022年第5期(CSSCI)
(19),《直觉与生命:柏格森、梁漱溟、熊十力的直觉概念之比较》,《哲学动态》2022年第4期(CSSCI)
(20)« L’intuition, la vie : Réception et influence du bergsonisme dans la philosophie chinoise »,Bergsoniana [法文论文], 3 | 2023.
(21)“从形到形而上——从形而上者谓之道重新理解形而上学”,《哲学中国》第四辑(集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22)“生命与世界——从柏格森到当代法国生命现象学”,《探索》,2023年第6期(CSSCI)
(23)“感通与诗境——论巴巴拉斯的现象学美学”,《美学研究》,2023年03期
(24)从“在世结构”到“万有相通”——论张世英的境界论及其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25年春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