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哲学系
姓名:余治平
职称:长聘教授

联系方式:yuzp168@163.com

研究专长:儒家思想与文化、中国哲学

开设课程: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儒家哲学研究,中国哲学经典选读,中国哲学史

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学科带头人,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导师。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中华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领军人才。复旦大学哲学博士(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2005)。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助理,常务理事,董仲舒研究委员会会长。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顾问,河北董子学院、董子研究院、董子讲坛首席专家。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董仲舒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君子文化基金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学术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山东亚太礼学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理事。已出版《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哲学的锁钥——源于本体论的形上之思》、《中国的气质——发现活的哲学传统》、《忠恕而仁——儒家尽己推己、将心比心的态度、观念与实践》、《哲学慧眼识究竟》、《董子春秋义法辞考论》、《春秋公羊夷夏论——儒家以文明教化为本位的一种天下秩序设计》、《万集乡下这些年——中国底层社会治理的微观叙事与个案研究》、《做人起步<弟子规>——脩礼立教以找回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哲学的中国本土化叙事》、《周公<酒诰>训》等专著。编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概念系统引校》(Das philosophische Begriffslexikon zu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哲学概念谱系研究”、“孔子之前儒者的身份、职事与行状研究”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忠恕而仁”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学者”支持计划项目《春秋“大一统”的观念兴起与历史影响研究》负责人。香港中文大学(CUHK)、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BBAW)、柏林自由大学(FUB)、日本北九州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发布)。

01.《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02.《中国的气质——发现活的哲学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019年。
03.《哲学的锁钥:源于本体论的形上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04.《微笑着读完哲学——给你一双哲学的慧眼》,重庆出版社,2010年。
05.《忠恕而仁:儒家尽己推己、将心比心的态度、观念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06.《哲学慧眼识究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07.《董子春秋義法辭考論》,上海書店,2013年。

08.《春秋公羊夷夏論——儒家以文明教化為本位的一種天下秩序設計》,上海書店,2014年;修订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

09.《万集乡下这些年:中国底层社会治理的微观叙事与个案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
10.《做人起步<弟子规>——脩礼立教以找回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
11.《哲学的中国本土化叙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1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概念系统引校》(Das philosophische Begriffeslexikon zu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13.《周公<酒诰>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14.《董学四贴——当代中国董仲舒哲学的前沿研究》(日本语版),东亚出版株式会社,2021年。



1.《哲学本体视野下的心、性、情、敬探究: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的另一种解读》,《郭店楚简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武汉。
2.《从西方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世纪历程》,《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内在与超越——比较康德的实践理性与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4.《阴阳五行与哲学的在场、不在场》,《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
5.A Centenary Examining of Neo-Confucianism,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2002, Vol.2,U.S.A.
6.《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7.《激活中國哲學的有益嘗試》,《文化中國》(加拿大),2001年9 月。
8.《时间的哲学》,《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9.《论董仲舒的“天本体”哲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0.《信用缺失與責任倫理的重建——對當前中國一種普遍社會現象的分析研究》,《文化中國》(加拿大),2002年,第3期。
11.《性情形而上学:儒学哲学的特有门径》,《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第10期,全文转载。
12.《董仲舒的祥瑞之说与谶纬流变》,《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3.《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虚与实——汉帝国主导意识形态的选择与确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4.《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西哲学对话》,《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2期,“热点问题”转摘。
15.《儒學之性情形而上學》,《哲學與文化》(臺灣),2003年,第10期。
16.《以阴阳释性情——董仲舒对儒学性情形而上学的独特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7.《重构中国哲学:前景、可能与资源清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
18.《道、形、器之间——中西哲学形而上学的通汇》,《现代哲学》,2004年,第3期。
19.《中国哲学:发展中生成与历史中呈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7月22日。
20.《感而遂通:從邏格斯到想像力——由感應觀念而切入的中西哲學比較》,                                       《文化中國》(加拿大),2004年,第2期。
21.《汉初时代:学术的复苏与繁荣——百家争鸣之后的思想大融合》,《求索》,2004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1期,“论点摘编”。
22.《独尊儒术,并不因为董仲舒——纠正一种流传广泛而久远的误解》,《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文摘报》,2004年6月13日。
23.《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准备——儒学的现代困境与马克思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24.《儒学话语对哲学话语的积极涵摄》,《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25.《新民与亲民——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文》杂志,2005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论点摘编”。
26.《“生态”概念的存在论阐释》,《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社会科学报》,2005年12月15日,“学术看台”,转摘。
27.《追寻儒学的当代生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3期,转摘。
28.《经权、常变的智慧——中庸之道的哲学根据》,《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9.《儒家责人责己的道德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
30.《中西比较:处境分析与路向超越》,《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
31.《黄金时代的精神收获——改革开放30周年的哲学纪念》,《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6期,转摘。
31.《还原是假,亵渎是真——李零<丧家狗>批判》,余治平主編:《中西哲學論衡》(年刊),第四輯,中西書局,2015年。
32.《儒家恕道及其哲学限度》,《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3.《“仁”字起源与初义》,《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34.《儒家成物成己的哲學追求——以《中庸》之“誠”為中心》,《哲學與文化》(臺灣),2009年,第11期。
35.《“需”之于儒的性格养成与身份认同》,《哲学分析》,2010年第2期。
36.In Richtung oder jenseits der allgemeinen Moralität?——z.B. “Goldene Regel” des Konfuzianismus, Universalismus,Verlag der Bauhaus-Universitaet Weima, Okt. 2010, Deutschland。
37.《<论语>中的仁之为道》,《江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8.《论儒的最初职业与身份自觉》,《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39.《儒服、儒者与殷商宗教生活考论》,《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
40.《夷夏之变与文明超越》,《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
4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哲学分析》,2013年第5期。
42.《董仲舒春秋质文法统考论》,《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
43.《与人忠:儒家之忠的横向维度》,《晋阳学刊》,2012年第6期。
44.《天與命:作為存在論的世界視域》,《中西哲學論衡》(年刊),第一輯,上海書店,2012年。
45.《“生生”与“生态”的哲学追问》,《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46.《孔子改制与董仲舒<春秋>法统考论》(上),《衡水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47.《孔子改制与董仲舒<春秋>法统考论》(下),《衡水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48.《论董仲舒的“三统”说》,《江淮论坛》,2013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5期转摘。
49.《“能近取譬”何以成为“仁之方”》,《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50.《孔子之前已有儒》,《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6日。
51.《董仲舒“四法”考论》,《深圳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52.《试论儒家的“信”何以能“忠”》,《江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3.《“王正月”与<春秋>“新王”论》,《河北学刊》,2014年第1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54.《雍正帝的夷夏之辨與中外一家》,《中西哲學論衡》(年刊),第二輯,中西書局,2013年。
55.《原始儒家的行状与职事考论》,《北大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
56.《“泰伯三让”何以“无得而称”?》,《社会科学》,2014年第10 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57.《乡规民约与美政美俗》,《江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58.《上古之“夷”:基于文字、地理及习俗的考察》,余治平主編《中西哲學論衡》(年刊),第三輯,2014年12月。
59.《“孔子之文在仲舒”》,《光明日报》,2015年5月4日,第16版。
60.《<周易>战伐之事考论——以<师>卦为中心的儒家军事思想探讨》,《周易研究》,2015年第3期。
61.《董仲舒“天人三策在,不废万年传”——余治平教授学术访谈录》,《哲学分析》,2015年第5期。62.《“必有武备”而“胜残去杀”——孔子之军旅事迹与战伐主张考论》,《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63.《董仲舒<春秋>辞法十举》,《衡水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6年第9期,全文转载。
64.《商周酒禁忌中的王权合法性考察——基于《酒诰》文本语境的经学诠释》,《哲学研究》,2018年,第4期。

65.《“中体西用”:可以纠结,何以沉重?——明治日本与晚清中国现代化道路不通选择之审思》,《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66.《周公<酒诰>:“慎酒立教”与“作稽中德”——酒在上古中国如何被赋予礼法属性与德教功能》,《孔子研究》,2018年,第4期。

66.《天人感应的发生机理与运行过程:以<春秋繁露>、“天人三册”为文本依据的研究》,《衡水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21-32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7.《“节以制度”“有限而止”:<周易>节卦卦辞的经义传解与哲学阐释》,《周易研究》,2018年第6期。
68.《酒与上古中国的神祖祭祀——以《酒诰》文本为中心的经学诠释与宗教学考察》,哲学与文化》,2019年第3期。
69.《儒家圣王治理传统:政教合一、官师一体》,《江海学刊》,2019年第5期,第57-64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70.《“荀子入秦”:何以成为一次文化事件》,《孔子研究》,2019年第6

71.《“推阴阳”而动天地:董仲舒宇宙图式新探——如何实现对先秦儒家宇宙论的改造与超越》,《河北学刊》,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