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中文系
姓名:何言宏
职称:长聘教授

联系方式:he_yanhong@sina.com

研究专长: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开设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作家专题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

何言宏,男,1965年4月生,江苏淮阴人。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左翼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著有《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坚持与抵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介入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精神的证词》(吉林出版集团,2010)和《知识人的精神事务》(昆仑出版社,2012)等。另有论文多篇。主编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传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12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文艺评论奖等。

1.《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坚持与抵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介入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4.《精神的证词》(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

5.《知识人的精神事务》(昆仑出版社2012年版);

6.《介入与超越》(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版)。

1.《精神权力的瓦解与重塑》,《文艺研究》2011年第4期;

2.《胡风的牢狱写作及晚年心态》,《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

3.《共谋与裂隙》,《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4.Trends in Fiction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3), 即《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与丁帆教授合著,排名2/2,原刊《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9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199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严酷年代的精神证词》,《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6.《“人民认同”的历史重省》,《文艺争鸣》2002年第2期;

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资源问题》,《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8.《近年文学的民间意识与文化政治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9.《重新逼近我们的现实》,《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

10.《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问题的反思》,《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

11.《国家文化战略与“主旋律”文学的生产机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2.《发现者的激情与尊严》,《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4期;

13.《当代中国的新左翼文学》,《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14.《当代中国文学的“再政治化”问题》,《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3期;

15.《现时代的中国书写》,《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

16.《重建我们的精神立场》,《山花》2009年第1期;

17.《正典结构的精神质询》,《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

18.《权力批判中的道德诫命》,《作家》2009年第11期;

19.《批判的学术如何可能?》,《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1期;

20.《诗歌史的写法》,《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

21.《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

22.《精神创伤与美的救赎》,《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2期;

23.《台湾中生代诗人论》,《文艺争鸣》2014年第12期;

24.《讲述中国的方法》,《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1期;

25.《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地方性问题》,《扬子江评论》2016年第5期。

1.专著《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获江苏省第八届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2002年);
2.专著《精神的证词》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2010年)、获
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江苏省首届文学评论奖(2010年);
3.专著《介入的写作》获江苏省第三届(2005—2007)“紫金山文学奖·文
学评论奖”(2008年);
4.论文《批评的堕落与危机》获江苏省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007年);
5.论文《当代中国文学的再政治化问题》获“《当代作家评论》奖”(2008
年);
6.论文《王安忆的精神局限》获“金陵文学奖·文学评论奖”(2010年);
7.《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
第三);
8.《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研究》年获江苏省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9.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0.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1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2003年,排名
第四);
   12.教学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004年,排名第三);
   13.教学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获江苏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排名第四);
   14.教学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