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题图新闻
题图新闻

推出上海交大学者力作,走向全球人文学术前沿

2023-03-05

202334日,“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发布会暨全球人文学术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联合主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和上海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媒体出席了此次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发布会暨全球人文学术论坛会场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和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总经理、总编辑鲍静静先后致辞。接着胡昊、鲍静静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领导共同为“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新书揭幕。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主任兼丛书总主编王宁介绍了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发布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主持新书揭幕


胡昊、鲍静静、王宁共同为“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新书揭幕


胡昊在发布会上发表讲话,他表示,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正向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前进,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也不断跃上新的台阶,文科特色和优势逐渐凸显。人文学院联合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推出的“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是人文学院教授在各自领域深入研究的代表性科研成果的汇编,是交大文科学者集体亮相的尝试,有力地推动了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从中国人文现象出发对全球性的学术前沿课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了交大人文学者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胡昊表示很高兴看到以王宁院长为首的一批学者不断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在提高交大文科学术声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并对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对交大的支持表示感谢。“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起步,这一交大品牌将持续关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前沿,不断推出新的优秀的作品。今天同步举办的全球人文学术论坛是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各位学者在热烈研讨中一定能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致辞


鲍静静在致辞中表示,商务印书馆与交通大学素来有着特殊的缘分,1896年,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由盛宣怀兴建而成,代表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1897年,商务印书馆也在上海创办,代表着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开端。可以说,两者在中国近代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均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和人文学术的前沿。1903年,南洋公学译书院总校张元济先生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第一任所长,在他的带领下,商务印书馆从一所小小的印刷所发展为当时亚洲第一的出版机构,这也是近代出版史上的一段佳话。时隔多年,商务印书馆又跟交大重续缘分,与人文学院合作出版了“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丛书收录了人文学院多位在不同学科成就卓越的著名教授多年的学术成果,既展现了重大的学术价值,又对后辈学人具有激励和启示的作用。鲍静静最后对交大、交大人文学院、王宁院长、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给予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总经理、总编辑鲍静静致辞


王宁介绍了“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他指出,本丛书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上海交大和全球人文。一方面,全球人文的主旨是从全球的视野来探讨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论课题,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我们的使命就是对全世界、全人类普遍存在并备受关注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本丛书的策划和编辑就是基于这一目的。另一方面,全球人文这一学术理念的建构需要几十部专著和一系列学术讨论来支撑,因而这个重任就落到了上海交大人文学院各位教授的肩上。为了集中体现我院教授的代表性科研成果,我们组织编辑了这套丛书,其目的就是要做到以全球的视野和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的问题,反过来又从中国的人文现象出发对全球性的学术前沿课题做出中国人文学者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主任兼丛书总主编王宁介绍新书


简短的新书发布仪式后,举行了全球人文学术论坛。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主持,“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的五位作者王宁、陈嘉明、张中良、杨庆存、祁志祥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主持论坛


王宁作题为“‘全球人文’的建构与中国学者的贡献”的主题发言。首先,他以自己的学术生涯为例追溯了中国学者对全球化、世界文学、人文外交等全球人文的重要议题的建构和贡献。其次,他还强调了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重要作用:人文学科在现代大学体制内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和交锋,还可以向社会提供先进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念。最后,王宁率先提出了“全球人文”(global humanities)的理论概念。他认为,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人文学科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和波及,因此,我们今天提出“全球人文”的概念是非常及时的。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应该承担起新一波全球化的领军角色,中国的人文学者也同样应该大有所为。另一方面,王宁指出,“全球人文”并非世界各国文史哲等学科简单的相加,它所要探讨的主要是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诸如全球文化、全球现代性等,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我们不仅要对中国的问题发言,同时也应对全世界、全人类普遍存在并备受关注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主任王宁作主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陈嘉明在题为“哲学、现代性与知识论”的主旨发言中探讨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和知识论研究。首先,他指出,尽管一些哲学问题是永恒的,但是,哲学也需要回答现代社会出现的新现象与面临的新问题,需要对时代进行反思。鉴于此,陈嘉明进一步从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对现象与问题的捕捉、方法问题四个方面探究了中国哲学如何实现现代化。其次,在知识论研究方面,陈嘉明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意义的理解论”,希望能够把自然、语言与行为的理解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他还提出了一种对传统儒家知识论的解释,名之为“力行知识论”,并由此对“李约瑟难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陈嘉明作主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中良在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和视域拓展”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具有历史研究与文学研究的交叉性。鉴于此,一方面,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历史主义精神对现代文学做出令人信服的历史还原。例如,研究者要重返历史现场,发掘文学史实,证明抗战文学的实存与建树,阐释东北作家群、晋察冀诗群的个性及其文学史价值。另一方面,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是对域外新潮加以选择批判借鉴汲取不断创新的历史进程,与世界文学息息相通。因此,若要全面认识与准确把握现代文学,须以跨文化的视角拓展研究视野。例如,通过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与对芥川龙之介的接受之剖析,认识现代文学与异域文学的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中良作主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荣休教授杨庆存作“中国古代散文探奥”发言。首先,作为《中国古代散文探奥》的作者,杨庆存对丛书出版表示祝贺和感谢。其次,杨庆存认为丛书从“全球人文”的角度与高度来定位和设计,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学术呼应、文化诠释与理论探索的有力配合,也是从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层面,开展学术研究的具体表现,开拓了推动中国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途径、新空间。最后,杨庆存围绕古代散文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例如,他提出“散文”概念产生于中国十二世纪中叶,由周必大、朱熹、吕祖谦等人提出,而非“源于西方”或“始于罗大经”,纠正了学界“中国向无‘散文’一词”的说法;再如,他还认为中国古代散文经典,大都与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密切关联,具有“以人为本”“人文化成”“尊道贵德”的深厚人文底蕴。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荣休教授杨庆存作主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访问教授祁志祥以“中国美学的史论建构及思想史转向”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他用七个历史坐标性的板块总结了自己三十五年的学术历程。第一个板块是中国古代文论民族文化成因的研究;第二个板块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建构;第三个板块是文艺学的学理研究;第四个板块为佛教美学研究;第五个板块是“乐感美学”学说的建构;第六个板块为中国美学史的铺写;最后一个板块是中国思想史的重写。上述每一个板块都有相关的章节作为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访问教授祁志祥作主题发言


在随后的交流发言环节中,与会学者围绕全球人文以及文学、哲学、美学等全球人文中的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探讨,充分肯定了五位学者的专著为推动中国人文学术思想走向全球人文学术前沿所做的重要贡献,并进一步为中国人文学术“走出去”建言献策。


最后王宁院长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下,不仅科学无国界,人文和文学也是无国界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仅仅要让国内观众欣赏,还要呈现给全世界的观众,这正是全球人文的意义之所在。他还表示,全球人文是一个双向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中国学者对国外人文学术思想的接受,还应该包括使中国的人文学术思想走向世界,而这也是上海交大推出该套丛书的初衷。王宁院长希望“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的出版不仅可以传播上海交大人文学者的优秀学术思想,还可以对中国人文学术思想走向全球人文学术前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第一辑发布会暨全球人文学术论坛合影


撰稿: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