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中文系
姓名:王宇平
职称:副教授

联系方式:qiao1119@yeah.net

研究专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港台文学、香港电影史

开设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影视文化研究、香港电影专题研究

 

王宇平,女,江苏常州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攻读博士期间曾留学于意大利都灵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博士毕业后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计划”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2012年9月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1.《<现代>之后——施蛰存1935-1949年创作与思想初探》,台湾秀威书局2008年出版    

2.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37-1949)》(合著,钱理群、陈子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3.《现代国家想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合著,罗岗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1.《从上海狐步舞到香港曼波——易文与“新感觉”在香港的流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3 

2.《“关系”的全景与深描:读张静<雪莱在中国(1905—1966)>》,《中国比较文学》2023年第1期

3.《虚词使用与鲁迅的现代散文实践——以<朝花夕拾>手稿为中心》,《现代中文学刊》2023年第1

4.《香港电影的内地放映(19491963)》,《文艺争鸣》2022年第11

5.《家庭、地方与国家:论19501960年代香港进步电影中的新文学传统》,《现代中文学刊》2020年第12

6.《歌舞女郎的重生与冷战语境——香港影片<曼波女郎>再解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第11

7.《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节》,《文艺研究》201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6年第7期转载

8.《“儿女情长”的新旧感觉:易文影片趣味考》,《当代电影》2016年第7期

9.《抒情与越轨——重读舒巷城小说<太阳下山了>》,《华文文学》2016年第2期

10.《夏衍与<憩园>的三种讲法》,《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5期

11.《香港电影工业中的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7期

12.《“电懋”故事的局限与可能:以“南北系列”影片为中心的讨论》,《当代电影》2014年第11期

13.《神话与真实》,《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8期

14.《母爱的“戏剧”:张爱玲电影编剧作品<小儿女>解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5.《冷战格局中的<清宫秘史>》,《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13年第1期转载

16. 《镜头下的重述——1957年香港影片<阿Q正传>考》,《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6期

17.《诗人路易士:凿洞穴而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11期 

18.《世态喜剧与宋淇的影剧实践》,《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2期

19.《双重的过时——论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认同与选择》,《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20.《重获失去的“五四”的源泉——从小说<酒徒>看1950-60年代的香港文学和电影》,《华文文学》2012年6期

21.《“同路人”问题在中国——以三十年代“现代派”作家为中心的考察》,《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12年第1期转载

22.《上海“现代派”的怀乡病与香港想象》,《香港文学》2010年第10期

23.《危机的发明与走向“现代派”之路——论施蛰存及其友人的早期普罗文学创作》,《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6期

24.《学士台风云——抗战初中期内地作家在香港的聚合与分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2期

25.《“活时代”的“文艺玫瑰”——施蛰存四十年代后期编辑活动考》,《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4期

26.《从“大团圆”到“小团圆”——从张爱玲和中国戏曲说起》,《枣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7.《雨巷的秘密——论“现代派”作家作品的文际关系》,《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

28.  《变形记: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派”研究回顾》,《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3年第2期

29. 《谈郑小琼》,《名作欣赏》2015年第31期

30.《“第三种人”与“同路人”——重论20世纪30年代“文艺自由论辩》,《热风学术(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31.Performing Women in Republican Shanghai,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ume9,No.4 ,2014.

32. Alternative New China Cinema: Hong Kong Leftist Cinema during the Cold War — A Discussion of the Hong Kong Leftist Film The True Story of Ah Q,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Volume9,No.1,2015

1.《冷战时期的内地南下作家与香港电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

2. 人文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团队获2015年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1.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新中国文化视野下的香港左派电影(1950-1966)》

2.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成员)

翻译:

1. Gregory  Lee著,王宇平译,《远行与发现 ——1932-1935年的戴望舒》,《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3 

2. 王德威著,王宇平译,《雷峰塔下的张爱玲:<雷峰塔><易经>与“回旋”和“衍生”的美学》,台湾《印刻》2010年第10期;《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6

3. 沈双著,王宇平译,《姚克:在冷战时期讲述香港》,《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2

4.傅葆石著,王宇平译,《论<清宫秘史>与香港战后电影》,《跨世纪定格:香港电影10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出版

书籍编撰:

1.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戴望舒徐迟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5

2. 《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2

3. 《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7